前段时间,机器人参加马拉松赛事引发热议。这场看似滑稽的“人机同台竞技”,蕴含着科技成长蜕变的珍贵价值。年轻干部亦是如此,成长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蹶不振,每一次跌倒也都会离成功更近一步,年轻干部也应当以机器人马拉松之姿,在成长道路上砥砺前行。
于挫折中磨砺,在困境里成长。马拉松上的机器人形态各异,姿态不一,复杂多变的环境将其核心技术短板暴露无遗,每一次跌倒都是实验室难以模拟的压力测试,是技术突破的必经之路。年轻干部亦如此,成长不会一蹴而就,必然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政策落实、群众工作等难题如同马拉松赛道上的坡度、风速和人群干扰。年轻干部只有在这些复杂情况中摸爬滚打,经历一次次的“跌倒”,才能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像袁隆平年轻时深入田间地头,在一次次的试验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就像孩童学步时的磕磕绊绊,挫折是年轻干部成长必经的痛苦历程,每一次挫折后的反思与进步,都是为未来的稳健前行积累经验。
打破认知局限,树立理性心态。长久以来,大众对机器人的想象被科幻影视作品过度拔高,而这次马拉松赛事完成了一次生动的“科普纠偏”。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也常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年轻干部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幻想迅速做出一番大事业,对基层琐碎的工作不屑一顾。然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要打破这种不切实际的想象,清醒认识到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从点滴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积累起坚实的基础。就像“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在为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共情携手共进,构建和谐共融。赛事中,人类跑者看到跌倒的机器人时停下脚步给予关注,让技术成为与人类共同探索未知边界的亲密伙伴。在工作中,年轻干部也需要与同事、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年轻干部与同事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面对群众,要带着感情去工作,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倾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困难。只有与群众共情,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例如,廖俊波同志把群众当作亲人,经常深入基层,与群众拉家常、谈发展,用自己的真心换来了群众的真情,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笨拙之姿勇敢前行。第一辆汽车速度不及马车,第一架飞机飞行时长仅有12秒,但正是这些拓荒者们勇敢尝试和不懈探索,为后来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年轻干部在成长初期,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而在工作中表现得略显笨拙。但这种笨拙并不可怕,它是另一种先锋姿态。年轻干部要有勇气去尝试新事物、挑战自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要退缩,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态度,要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去迎接。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今天的笨拙或许会成为未来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