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还是不自信吧

2020/11/1    天气晴朗   心情并不如此

临近转博考试,每天吵嚷着要好好复习,推掉了一切觉得会打扰自己复习的活动,但其实到头来还是每天控制不住玩手机。

天天如此之后,晚上就会陷入懊悔,开始烦躁,恨铁不成钢。

今天更糟,倒不是因为少学了多少东西,多浪费了多少时间,而是,我又一次,自己错失了一个机会,一份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誉。

错失奖学金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大四就有一次,但那时是因为面子没有申请贫困生,浪费了班里的名额,失去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到后来看着不比自己贫困的同学心安理得的拿着奖,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次难受,因为这次是自己放弃的,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也因为不能认真审视、看清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

最开始X奖评选条件出来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觉得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奖项,女生、一定的科研能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热心志愿公益……,信誓旦旦觉得非我莫属,但这种自信往往在我身上是非常短暂的,还没等开始报名,我就开始自我怀疑了,“综合测评成绩排在你前面的女生还有至少20个呢,轮得到你吗?”“写排名的时候多丢人呀!”……

这是放弃的第一步:不自信。

评选细则出来后,看到45天内出结果,且出结果之前不能参评其余奖学金,我又开始犯了第二个错误:自我定位不清。

翻看了一下后面的奖学金,都是次天出结果,纯按成绩排名、没有其余限制条件的奖学金了,然而我却抱有希望,认为我130的排名可以捡漏,万一前面的大佬没报名可以做个漏网之鱼呢?现在回想太可笑了,这简直是没可能,那时候排在自己前面的还有80多人,怎么轮也是轮不到自己的,为何不抓紧眼前这个量身定制的机会而前怕狼后怕虎呢?

定位的重要性以前没意识到,以后要多考虑了。定位不清晰、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晰,太容易犯错了。

追根究底,没争取、怕麻烦、怕耽误事,这些借口都是源于不自信,如果我当时的自信多保持一会,报上名,那,就不会错失了。

前几天的三好学生选拔,我也是不自信的,觉得自己成绩不好,但三好的评选又怎会只看成绩呢?自己也是很全面发展的呀!

报名人数不多,于是自己便硬着头皮报上了,出乎意料,不仅内部推选的时候排名靠前,最后还得到了校级荣誉。

原来,我也是很棒的呀!

寒假在家的时候和闺蜜们聊过,他们眼中的我是他们的骄傲,我眼中的我是一颗尘埃。

众生皆如此,自己眼中的自己总是卑微且渺小,或许内心觉得自己不甘平庸,但行动起来却总是畏手畏脚。

失去了才会怒其不争,庸碌了才会哀其不幸。

事不过三,一次错过、两次看清,第三次,该努力一搏了。

不知该如何结尾。

明天我不会焕然一新,不会洗心革面,但我又种下了一颗种子,下一刻,它便开始生根发芽了;下一次触碰到他,就会多一分可能破土而出了。

晚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