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幼崽养成记(19)~迷人的机器人世界

木哥是一位00后,标榜自己是个中二少年。

乐高玩具,从几十片拼到几百片,再到两千片,未哥拼得越来越顺手,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不满足拼插的玩具类。

木哥跟木妈说,要学机器人。那时候是2014年,木哥十岁,机器人培训机构还只是凤毛麟角。木妈查了半天,家附近的区域没有一家此类的培训班,只好寻求远一些的培训班。

木哥去了两个地方参加试听课,去了第一家试听结束后,木哥就很明确地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个课程。

因为同时约了两家试听课,木妈没有当场做决定。母子俩赶往第二家培训机构,在这儿,木哥在老师指导下,第一次接触编程,并搭建了第一个机器人小车。

从第二家出来,木哥说:“妈妈,我要去第二家。”

木妈看木哥真的喜欢,虽然课程费用不菲,每节课150元,对于2014年来讲,确实不便宜。但考虑到这个机器人课程,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最主要是木哥喜欢,木妈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从此,木哥就开始每周末乘坐公交车一个小时去上课的日子。

因为机器人俱乐部就在新华书店里面,所以每次母子俩都会早去,先去咖啡店吃点甜品,然后在书店看会书,看到喜欢的等下课后就买回家。

2015年元旦后,木哥第一次参加机器人比赛。木爸木妈一起陪同,去了省城参赛。木哥的参赛项目是陆地快艇,一波三折后顺利完赛,第一次参赛就拿到了一等奖,小试牛刀。

从此,木哥在机器人的比赛上开启了开挂的模式,每年寒暑假都会参加比赛,省级的比赛不再参加,全部报名国赛级别的。项目的难度也一次比一次大。

巡线机器人、机器人相扑、超级巡线……因为是全国范围的比赛,所以比赛地点不固定。去过郑州、北京、诸暨、青岛……

基本每一次比赛,都有木妈陪着,因为每次出门,要带着电脑、零件、基础搭建好的装备。有时,实在脱不开身,木哥就独自跟着带队老师去,木妈后期再赶过去,为的是比赛结束后,可以直接去姥姥家。

每次的比赛,基本都是一等奖,极个别有二等奖的时候。

有一次比赛,在现场,木哥的电脑出现故障,黑屏了,同组的孩子们都紧张到不行。

木哥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想到自己U盘有备份的原始程序,赶紧找出U盘,用另一位小伙伴的电脑,一边回忆,一边把程序重新修改完成。

所有人手心都攥了一把汗,但在比赛场上,没有人能帮到孩子们,万事只能靠他们自己。就看木哥一会调程序,一会和小伙伴跑去赛区测试,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终于到了正式比赛,木哥的小队高分进入前8,等待第二天争夺冠亚季军。

晚上,在酒店,木哥和小伙伴,在老师的带领下,又重新复盘当天的比赛,谈论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继续优化调整自己的程序。

第二天的比赛,非常顺利,木哥的团队以绝对的优势拿到了冠军。原本已经买好票准备回老家的木妈和木哥,直接改签火车票,等待颁奖仪式。

木哥终于拿到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机器人冠军。

机器人每年的参赛,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维持到初二,初三后学习紧张才停下了脚步。

机器人的搭建与编程,让木哥锻炼了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木哥后期理科类课程的学习帮助很大。

参赛过程,木哥学会了合作,锻炼了领导能力,和遇到突发状况的解决问题能力。

兴趣和学习的完美结合,才可以让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图片来源网络,侵联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