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考只有一个月时间了!
作为家长,真有些手足无措。关心得多了,怕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或者干扰了他自己以及学校的复习安排;放得太松吧,又总心有不甘,觉得还有些提升成绩的方法想告诉他。
其实,我们称之为的“孩子”,中考时已经十五岁左右了,基本上,在抓学习这个问题上,学校老师比我们更专业,孩子多数也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思路和方法,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当干预过多,那样既管不了也管不好。不过话说回来,家庭有自己的特殊的教育环境,在帮助孩子闯关中考这件事上,家长们还是需要有所作为的,关键是要恰到好处,千万别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我觉得一般家长都能够做到的,至少有这么几点。
第一是制定战略。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充分沟通,帮助制定“冲刺月”的总计划。比如,对于成绩一般的孩子,可以在历史、政治这些记忆点较多的科目上多下些功夫,这些需要记忆的科目在复习的最后时刻容易“出成绩”;对于英语,可以把复习重点放在句型、语法、时态的熟练掌握上,不要再局限于个别单词的记忆使用上;对于数理化,不要在学校以及学校作业以外不停刷题了,而要归类整理,查漏补缺。总之,这最后一个月的宝贵时间怎么运用好,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商议,拿出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来。
第二是划定重点。对于数理化这三门课程,当孩子回家写作业时,家长可以拿来已判试卷,把错题划分成三类,A类错误属于基本知识掌握不牢,这个必须重新看课本看笔记,务必彻底弄懂。B类错题表明某种题型掌握得不好,需要举一反三,把这种题型搞清楚。C类错误,属于个别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对于C类错误,视孩子学习情况和准备报考的学校量力而为;但是对于A类错误,要求必须立即纠正,因为它们会大概率考到;对于B类错误,督促孩子只要有时间就各个突破。等孩子做完作业,我们就把划定结果提供给孩子,记住,只是提供,不是强加,试题里面的知识点,孩子比我们更熟悉,我们只是提出供孩子参考的建议而已。
第三是辅助记忆。对于历史和政治这样的科目,家长可以征询孩子哪些内容没有记住,也可以对照错题询问孩子会做没有,要是还没有记住,我们可以帮孩子找出关键词,编成容易记忆的内容。最好有两个以上的记忆方案,供孩子选择。另外,如果配合默契,家长可以用类似Anki这样的软件,运用艾宾浩斯记忆法帮助孩子科学记忆。不过要是以前从没有采用过这种方法,就不要冒险尝试了。
除了恰到好处地直接介入孩子的学习,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健康积极的应试心态,创造相对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配餐等方面,都是义不容辞的。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家长在这些方面应当发挥的作用,远大于直接介入他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