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志者事竟成”,有了坚定的志向就能达到最佳状态;也有人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是成功的奥秘;还有人说“努力是成功的桥梁”,只要努力就能做到最好。其实不然,达到做事的最佳状态关键在于平衡——把握专注与放松之间的平衡。
苏轼懂得把握专注与放松之间的平衡,他用平衡的智慧书写精彩人生。
苏东坡的一生充满起伏与坎坷,通过平衡这一法则使他仍过得潇洒。他曾官居高位,尽心尽力的为百姓造福,使一方百姓免受苦难,也曾被贬至荒凉之地,失落之情是难免的,然而,他将这些遭遇作为一次机会,放松自己的身心,以便更好的造福百姓。在放松之余,他看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中庭月夜图,他发出“我有草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他的诗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他处理专注与平衡的记录。他从“风雨自来,我自从容”的心态平衡专注与放松。
欧阳修懂得把握专注于放松之间的平衡,他用平衡的妙法绘出自在人生。
欧阳修身居官位,专注于提升民生福祉,终有所成就,老人和小孩络绎不绝,街上行人往来不断,他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聚精会神的为百姓着想。但在闲暇之余,他会与游人一块儿在醉翁亭中饮酒作乐,放松身心沉醉于山水之间,他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他说“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他“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放松与专注的平衡被他运用到极致,他以劳逸结合的态度平衡专注于放松。
所以达到做事的最佳状态,是精准把握专注与放松的关系,做到劳逸结合。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哪一个都不能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