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3)|维多利亚港

文/端木家达

        从内地到香港去旅游,维多利亚港是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至少我的朋友中没有例外的,因为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著名三大天然海港之一。当我到了香港后,同样也急着想去一睹维多利亚港的芳容。

      中学时代,老师给我们上地理课,每当讲到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时,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疆域里的港口不用中文命名,而要用英国女王的名字呢?后来从历史书中我得知,维多利亚港与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紧密相关。

        在19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和九龙半岛给英国,英国人将这两块土地之间的海港命名为维多利亚港,以纪念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

      12月30日,晨光初露,我来到了维多利亚港天星码头,站在一角,遥望着这片宽阔的水面,心中涌动着无法言喻的情感。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带着淡淡的咸味,轻拂着我的脸庞。海水拍打在岸边,不时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掠过天星码头,向南眺望,耸立在香港岛北端的一幢幢高大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穿行于海面上的船只,在它们身后留下了一道道波纹,好像是在绘制着动态的水彩画。白天的维多利亚港,没有夜晚的五彩斑斓 ,却有着一番别样的风味。

        漫步于尖沙咀的海滨长廊。从我身边走过的是一对对眷恋的情侣、挥汗如雨的晨跑者,还有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外国朋友。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和煦的海风中,尽情欣赏着维多利亚港的美景,他们不时地拍照、录视频,并发出阵阵赞美声。

     

        越过海边长廊,就是星光大道。 这条道上承载了太多的香港影视明星们的故事 。蜿蜒的大道两边是栩栩如生的艺术雕塑。我惊讶于沿途那些鳞次栉比、流光溢彩的高大建筑,诸如,香港太空馆、香港艺术馆、香港丽品大酒店、K11Musea、香港瑰丽酒店等,最后我止步于尖沙咀东渡轮码头前。 

        我静静地享受着维多利亚港白天的这份宁静美好。 晚上八点多钟,我再次来到星光码头。夜晚的维多利亚港,是最美的时刻。灯光音乐汇演如期上演,五彩缤纷的光影在维港两边的建筑物上舞动,音乐随着灯光起舞,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站在这里,我被这梦幻般的场景所震撼。

        我正沉浸于维多利亚港美轮美奂的夜色之中。这时,码头边有位女工作人员,她仿佛一眼就看出了我正准备夜游维港的心思,面带微笑地向我走了过来,手里举着一块木牌子,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说:                   

      “大哥,我们的小轮马上就要开船了,海上行驶45分钟,只要100港币。”    我判断这位揽客女同胞应是内地人,估计她不会骗我,就应声答道:“行,就上你们星光小轮吧!”。支付费用后,我急不可待地登上星光小轮。

          一声长鸣之后,星光小轮像利箭般驶入茫茫夜色之中,它带着十多名游客,开启维多利亚港的魔幻之旅。置身于璀璨夺目的美景之中,我情不自禁哼唱起罗大佑的那首《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 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 沧海茫茫 /  东方之珠 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星光小轮把我们带回到码头,结束了本次难忘的夜游维港活动。

        维多利亚港不仅是一片水域,它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承载者。在这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倾听者,一名记录者。

2024年12月30日夜写于香港庙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