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安工程校园里
那些为青春理想奋不顾身只争朝夕的任性青年
走近赤铸青年,走近身边的榜样
当青春化作奔跑之后的汗水,洒落在跑过的每一寸土地,生命的意义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今天,团团带你走进一个跑在青春之路上的青年,他会给青春一段热血的经历!
王超:安徽工程大学生化学院生物工程13级学生,他是一名运动达人,如他所说:生命不息,运动不止。他曾于校学生会体育部工作,也曾担任食品15级新生的助教。对运动的热爱,是那种一直走在路上的感觉,是希望通过双脚丈量自己的青春之路的情怀!
安徽工程大学跑吧创始人,热爱跑步、骑行、读书、演讲、分享,愿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彼此共勉,微信/QQ:82100841,公众号:dachao10101
一、车轮下滚动的热血青春
当骑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并钟情于骑行在路上的感觉——自由,向往,满足!所有骑行之前的顾虑并烟消云散!
大一,开始十分向往那种骑行经历,当看着别人穿着帅气的骑行服和骑行头盔,再配上一辆流线型的山地车,穿梭在城市之间,消失在远方的天际。那时他就十分羡慕,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大二,当他拥有第一辆属于自己的山地车时,硬是从学校骑行到家,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在兴奋中却是一点也不觉得累。
回忆起骑行的经历,他总说好像昨天我还在路上,每一次骑行的经历他都记忆深刻。尤为享受的是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携手相伴的感觉。一起骑行去庐山,领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浩然;一起骑行去花果山,感悟儿时西游记中的美景;一起骑行去连云港,当旭日升起,这种美景让自己觉得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他们在路上共度烈日与寒夜,共享美景与青春。
骑行的过程一般是骑行在路上四到五天,抵达目的地后逗留一到两天,之后坐火车回来,车子交由火车站托运。每次他们刚出发时,就会尤为激动,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摆脱了各种束缚,在路上尽情挥洒青春的汗水。当然每路过一个地方,肯定要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学一学当地的方言,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白天骑累了,就席地而坐补充点食物,略作休息再继续上路。一天一般能骑120-150公里,不需要太赶路,要不然就没有太多时间感受路边的风景了,等每天到达之前,要先计划好落脚地,找家宾馆住下。基本上每天晚上休息时,双腿都是酸胀难耐的。骑行队友会互按摩一下,缓解一下酸痛,以便晚上有一个好的睡眠。
骑行的日子里,他们逐渐感受到:最终的目标不是目的地,而是沿路的风景;最在乎的不是骑行的辛苦,而是携手相伴的友谊。
让团团为大家挖一挖他骑行路上的一些故事吧~
有一次,他一个人从江西骑车回家。当到达宿松县坝头镇时,当时正值国庆节,当地宾馆全部爆满,没有空房。自己只好推着车思索晚上的落脚点,突然闪现的一个想法:自己能否尝试在当地人家借宿一晚呢?说做就做,当时他找到一位大伯,在交代了自己的身份与困难时,在交谈中,他成功取得了大伯的信任。最后他同意了,带着他走到了一间挂有“警务室”三个大字的楼房前。当时心里非常惊讶,莫不是大伯把我当坏人吗,当他坐下来和大伯聊天才知道,这里就是他家。第一次人生借住的地点是镇子上的警务室,让他既兴奋又感慨。最为感动的是第二天一早大妈还亲自给他做了饭。她家后院有很多果树,临走时还给他摘了一大袋子的橘子。
有一种相逢叫做萍水相逢,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善在这样的接触中得以彰显!简单的故事后面是朴实无华的温暖。
骑行,它没有奢侈的准备,只是需要上车的勇气和一颗说走就走的心。
一个人骑行,过程是孤单的,但是经历了并成熟了;一群人骑行,过程是繁杂的,但是经历了并知会了团队的重要。
他希望有一天,有更多人能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经历一种身体下了地狱,眼睛进入天堂,灵魂归入故里的感受。
他说骑行对他来说,不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身体与内心的交流。翻过的,其实是心中的那座山。
二、跑动的生命乐章
接着让团团带你走进他的“跑男团”。
刚开始跑步完全是为了减肥,他以前最重的时候达到180斤,现在是140斤。不过跑着跑着,就逐渐爱上了这项运动。
大一时,就经常下晚自习后在学校塑胶跑道上跑个5圈再回宿舍,刚开始跑,一公里就开始气喘吁吁。每天晚上看着操场上方的星空,听着耳机里面传来的运动音乐,感受着身体在一点点的变化,体能也在一点点上升。后来,开始围着学校外围跑,或者去神山公园跑(学校一圈和神山一圈正好都是5公里哦~)。越来越喜欢跑步时挥洒汗水的感觉,喜欢肆意自由而急促的呼吸,喜欢冲刺时的喜悦。
慢慢地~就开始挑战10公里、1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和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
夏天时,每次跑完半程马拉松后,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臂膀上和大腿上都是一层层的盐块儿。跑完回去称一下体重都能轻个四五斤,其实有人看来这是自找苦吃,不过在他看来,每一次挑战,是对自己极限的突破,是不断攀升的喜悦!
有一段时间跑量严重超负荷,竟然把膝盖的半月板跑伤了,连走路、上楼梯都感觉非常疼。去医院拍片拿药,医生说半月板损伤是很多跑者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的问题,这个损伤只能静养。结果他整歇了三个多月没有跑步,那段时间就一直在网上学习跑步的正确姿势,以及跑前跑后的拉伸等等方面的知识。有时候,在追逐梦想时也要注重方法,不能倒在梦想的路上!
全程马拉松他只跑过一次,是去年10月10号生日那天跑的,想要挑战一下自己。42公里,整整跑了5个小时零2分钟。从下午三点半跑到晚上八点半,从阳光千缕跑到月光灼灼。一个人的挑战,一个人的马拉松,只有自己真正跑过,才能体会真正的马拉松精神吧!
他说在跑马拉松的过程中,想到最多的就是阿甘。阿甘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智商很低,他所经历的每一阶段都不被常人看好,但阿甘坚持着一个简单的信念:“奔跑,向前奔跑!”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和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多想,只是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南丛林、跑遍了全美国、跑到了珍妮身边,并且最终跑到了人生成功和幸福的终点。
生命中,一个人的奔跑不是最终的目标,当“跑吧”成立后,这一切成为一种精神在身边传递。
一个人的坚持总是孤单的,也是艰难的。有句话这么说:要想走的快,那你就一个人走。要想走的远,那就一定是一群人。
他在跑步的过程中逐渐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跑友们,于是开始组建了一个跑吧,叫做安徽工程大学跑吧(一起跑-步平凡)。目前跑吧群内有近500人,骨干成员有39位。每次当跑吧举行约跑活动时,大家都有很高的积极性。而他又是如何一步步组建起这个跑吧的呢?
在三年前自己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就随手在一款跑步app上申请了一个校园跑团。没想到这两年跑步的人越来越多,全国的马拉松赛事也逐渐盛行,当初那个校园跑团里面的人数也日益增加。为了增加大家的交流,就开始建立了跑吧的QQ群,开始线下举办一些约跑活动。
刚开始就是小打小闹,他们也并没有意识到跑吧的真正意义。直到跑吧中有一位跑友去合肥参加马拉松比赛后,发现咱们学校没有正式的跑步组织参加这次比赛,他是全程跟在安师大跑吧协会后面跑完的。
有一种地方叫做母校,无论她是怎样的,我们总希望她可以日益强大,而我们愿意自豪的说出自己的母校,努力为母校的成长做出一份贡献!
看到其他学校的跑步社团以及跑步氛围弄的那么好,他回来后就毅然决然地提出要把跑吧正式化,要在我们学校也建立一个跑步社团。别的学校有的,我们学校也总会有,而且要更好。
于是他们开始制作跑吧旗子,跑吧T恤。也开始在贴吧上发帖进行宣传,为了吸引更多热爱跑步的同学加入他们。逐渐地,跑吧线下的约跑活动也越来越多,开始联系咕咚、特步等赞助商为其活动进行支持赞助。现在,跑吧正处于一个日益发展的阶段。
俗话说:天下跑友是一家。他们这一小群人在一起总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当然这其中也会发生很多令他们难忘的经历。
在跑吧举行活动的过程中,开始接触到我们学校纺服学院王竹君老师组建的“芜湖跑吧安工程630跑团”。前一天晚上他们约好第二天早晨七点约跑10公里,可不料天公不作美,没跑多久就开始下雨了。雨越下越大,拍打在脸上有种劝他们放弃的意思。可王老师和两位同学仍然在大雨中跑完了10公里,其他同学即使衣服已经湿了,依然在一旁等待着他们跑完回来。
看到其他学校的跑团或跑步协会弄的那么好,由衷地感触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不过我们相信该有的总会有的,最终我们会一点点将这份跑步文化带进咱们学校。
他说当时很感动,这可能就是跑步给一个人或一群人带来的魅力吧!让他们懂得了坚持和陪伴。跑步,不管是对身体还是内心,似乎都是一种全新的洗礼。
这就是安徽工程大学跑吧,这就是这么一群人傻傻的坚持。他们其中有人通过跑步一年内体重减了35斤,有人全心全意为跑吧付出收获众多友谊,有人参加过多次马拉松赛事并成功挑战全马,有人跑量记录已经达到一千多公里,也有人在这里找到了更多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后记
采访结束后,团团深陷思考,当初我们吵着嚷着要锻炼减肥,最后却不了了之。
骑行与跑步,谁都可以去做,可是说到坚持,又有多少人始终有一颗赤子之心,一条路走到天黑呢!
行路难,难在心。王超今年成功考取硕士,毅力总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我们总是在各种放弃中失去许多当初坚持的初衷!今年二十有余,回头看来,走到现在,自己莫不是有过很多放弃,像跑步,一公里两公里三公里,第四公里,放慢了脚步,第五公里,停下了脚步。有一种挫折叫停下了再难赶上前面的梦想。
感谢王超学长带来的经历之谈,大学中的你,是否有所感触?
希望咱们安徽工程大学能有更多的同学加入他们的行列,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欢迎加入安徽工程大学跑吧QQ群:47153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