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身的价值

肖申克的救赎

瑞德已经被关了40年,又一次申请假释,这次他的回答与前几次已经完全不同,而意外的是这次居然成功获得了假释。出狱之后,他也像老布一样,做着超市的工作,但是也有不适应现实生活的纠结,一度也想到要回到监狱,但是他却想起了对安迪的承诺。

他去到了安迪告诉他的那棵树下,找到了安迪留给他的信,信上写道: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这句话,让瑞德本来已经被制度化的心,又重燃了希望,为什么他能避免走上老布的路呢?

从安迪入狱开始,瑞德就是肖申克的“万事通”,几乎无所不能,有求必应。并且,他也为自己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而感到自豪,因为做这些事能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他也渴望出狱,所以每次有假释机会都会去申请,可以说他也一直对自由充满着渴望,对未来也是有所憧憬的,看他前几次对待假释官的态度,就能充分体现,毕竟,那时自己还算身强体壮,出去后或许还能发挥余热。特别是安迪的出现,更是给了他信心和希望,更加看到了自己的价值。

只是老布出狱后经历的一切,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清楚,如果继续在监狱里待下去,被制度化的将不仅仅是老布,自己也终将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因此他越来越感到未来的迷茫,因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初你对它恨之入骨,然后你对它习以为常,时间久了之后,你会变得无比依赖这里。果不其然,第三次假释申请再一次被拒,像是命运再一次给他开起了天大的玩笑。也是从那时开始,他越来越把制度化挂在嘴边,哪怕安迪给他安排了更轻松的助理工作,听了充满希望的歌曲,他依然觉得希望是个很危险的东西。因为他知道在这里,他还可以无所不能,但到出去之后,他变得毫无用处。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最后一次申请假释时,他会那样无所谓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做好了把牢底坐穿的准备,甚至还有些渴望他们盖下“拒绝”的印章。却没想到自己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假释官,假释被批准。

出狱后,他也像老布一样,无所适从,连上厕所都保持着打报告的习惯,也只能做做在超市打包的简单工作。甚至一度驻足在枪支商店窗前,幻想再次犯错,以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牢笼。

只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对安迪许下的承诺,为了兑现承诺他毅然踏上了寻找橡树的旅程。在橡树底下,他找到了安迪给他的信,信上写到:“我需要一个好人来帮助我一起做事......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安迪这封信又一次给了瑞德希望,让他再次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因为他是一个好人,并且还有能力为自己的好友提供帮助。

曾看过一个这样的短片:

一个年迈的母亲因为得了中风,行动不便产生了抑郁。医生对她儿子说,这样的老年人,心里会特别敏感,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害怕成为子女的拖累,要求儿子多给心里疏导,让老人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有用的。儿子听了医生的话,不惜装成“妈宝男”,整天回到家把衣服乱丢,等着妈妈来整理;早上故意赖床不起,等着妈妈来敲门;做饭也要母亲到厨房一步步指导;甚至相亲也带着母亲,让她来参考。就这样,母亲事无巨细地为儿子操劳着一切,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母亲从开始只能坐在轮椅上,后来居然可能拄着拐杖来抽他,人也不再抑郁了。

这位抑郁的母亲正是因为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才又有了继续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虽然是个喜剧短片,但是却充分说明了找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安迪为瑞德种下的希望,的确让他找到自身的价值,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我是用文字记录美好生活的大钟同学,公众号:大钟同学dztx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