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拖延症击垮,本着“哪怕写得再烂,也要每天一更”的想法,逼着自己,写点东西。
音乐是最近接触得最多也是最频繁的领域,因此依然挑音乐有关的话题落笔。
上周末,笔者很喜欢的MXH4/36男团(没错,就是大家所知的“声入人心男团”,此处我用我喜欢的叫法,因为36个,每一个都欣赏)在MG综艺中演唱了一首“真爱乐章”的作品。嗯...笔者跟大部分给予好评和掌声的意见不同,我觉得改编中文歌词后,并没有给作品增色,反而,削弱了原有的神韵。
并不否定中文词填得其实也不赖,每一句都触达人心,歌者也在用力的演绎,以求让听众感受到那份“真爱”。然而,听过意大利版本的我,却总是出戏,也总是期待着,下一句,他们能回归原来的语言版本。
我想,之所以填上中文词,一方面是出于节目排名与效果的考虑,让本土听众听明白歌词,感染歌曲想要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是尽可能减少团队练习的难度...毕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进行旋律的改编,四重奏的磨合已经相当不易,若还要使用意大利语来演绎,如此难度,估计会把歌者逼疯。
有鉴于此,那么我也是接受这个所谓情深的中文版本的。只是...仍然不得不推荐你去听一下原来版本《Melodramma》。原曲由意大利艺术家Andrea
Bocelli演唱,收录在他2001年出版的《Cieli di Toscana》(托斯卡纳天空)的专辑里面,是自带音乐剧混响的作品(其实melodrama本就有音乐剧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Andrea竟然是一位盲人!也许,正是因为眼睛无法看见,反而能更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声音去表达所爱。歌曲也让我们听到了意大利风格美声,行云流水,没有在特别的炫技,也并不是一味的拔高和向前冲,反而像涓涓流水般,诉说情怀。也正正因为这样,让哪怕一句歌词也听不明白的我们,无需依靠翻译,仍然能感受到真正的真爱乐章。我想,这也正是“音乐无国界”的含义。
此处想要提及一下自己特别喜欢的一个小亮点:在第一段的高潮部分,两小段的衔接处,进行了降调处理,而不是常规的平调或升调。这在音乐作品里是不多见的,因为人们对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往往都是越发激烈、递进的。但是此处的降调,反而把听者的注意力更为拉近至歌者含蓄与内敛的特质当中,十分巧妙。当然,歌曲进入第二段后,旋律与编曲还是回归到正统乐章的套路,以旋律的拉升表达情感的递进层次。
此处推荐出两个版本,原唱版本和声入人心二重唱版本。
1.Melodramma by Andrea Bocelli
当中有两句歌词,是最能体现歌者对歌曲转折是否拿捏得当,也是笔者以为..最为动听的部分。
Ma limpido è il mattino (晨光清澈)
tra i campi un gran mulino (田野上那一座风车转动)
(音乐乃主观作品,以上仅为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者,欢迎和平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