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历史:第二十八章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孩子们,你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做“一鸣惊人”吗?

  它讲的就是春秋五霸当中的楚庄王的故事。

  楚庄王成为楚国国君的时候才十几岁,国内大臣们争权夺利,互相斗来斗去,一些周围的诸侯国和土著部落,也纷纷派兵来骚(sāo)扰(rǎo)楚国。

  而楚庄王每天从早到晚就是吃喝玩乐,成为国君三年多的时间,都没有发布一条正经儿的命令,还规定了,谁要是敢来劝说他,那就是死罪。

  这时候,有一位忠诚的大臣(chén),叫做伍举,他实在是受不了了,就跑进王宫来想要劝说楚庄王。

  可是楚庄王一见面就说:“你来干什么,不知道劝说我的人都要被杀掉吗?”

  伍举只好说:“我不是来劝说大王的,而是想给大王说一个谜语。”

  这下子楚庄王来了兴趣,就让伍举继续说下去。

  伍举说:“楚国国都里面有只大鸟,停在这里足足三年了,也不飞也不叫,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便哈哈大笑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它三年不飞,一飞就要直接冲到天上,三年不叫,一叫就要震惊所有的人。”

  这就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来历了。

  过了几个月之后,楚庄王还是每天吃喝玩乐,这大鸟啊既不飞也不叫。

  另外一位叫做苏从的大臣也忍不住了,冲进王宫再次劝说楚庄王。

  这下子,楚庄王感到时机成熟了,便一改往常的做法,重用了劝说自己的伍举和苏从,赶走了那些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楚国的老百姓们也都振奋了起来,都非常支持楚庄王。

  楚庄王带着军队南征北战,消灭了二十多个小的诸侯国和南方的土著部落,为楚国新开辟了三千里的国土。

  就连周王都派人来夸赞楚庄王的功劳。

  这时候,楚庄王有点骄傲了,就问周王的使者:“你们那九个鼎到底有多重啊?”

  孩子们,你们还记得九鼎的来历吗?

  对了,相传九鼎是大禹铸造出来的,象征着国家和王权。

  楚庄王这句话其实就是没有把周王朝放在眼里了,想要和周王比一比谁的力量大。

  所以周王的使者很不高兴地说:“统治天下依靠的是品德而不是鼎。

  如果做君主的有品德,鼎再小也重得搬不动;如果君主没有品德,鼎再大也是轻飘飘的没有分量。

  现在周王还有很多诸侯国的支持,鼎的重量不是你该问的。”

  楚成王看到晋国、齐国、秦国这些强大的诸侯国都还愿意支持周王,所以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问鼎中原”这个成语也就流传至今,用来比喻企图夺取天下的行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