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可以/文
临睡前,孩子突然委屈巴巴的,我好奇地问她怎么了,孩子说:妈妈,我不想长大,我长大,你就要老死了,我不想你死,我就想一直这么大……我打趣道:“妈妈还没老哦,正年轻着,要和你爸活到80多岁呢……”
看着宝贝熟睡的脸庞,我陷入了沉思。我也想不长大,这样就可以一直陪着你啊,可在生老病死面前,一切难以预料。
从出生、成长、成熟、衰老、离去,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这样的生命过程。孩子的不舍,实际上是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亲疏。人总有一天是会衰老的,而死亡是每个人衰老之后都会面临的结局。
“人都会死,那人死了去哪儿呢?”孩子问,我说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了,比如我们朱家的祖先和张家的祖先现在都在天上看着我们呢。孩子说:“人死了不是埋在土里吗?”“是啊,身体埋在土里,身体会慢慢消失,但灵魂会升到天上,变成了星星。”
虽然听起来有些玄妙,也不确定世界上是否有真正的灵魂,但在爱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宝宝面前,这个回答算比较贴切吧。
怎么看待生死?人终有一死,尽管“生命终将逝去”听起来有些残忍和可怕,可这终究将要独自面对的事情。现在告诉孩子,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希望他能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每分每秒。
记得和孩子一起共读《象老爹》绘本,绘本讲述的一只老鼠和一只大象陪伴一生的故事,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象老爹年老体迈,即将去大象天堂与曾经死去的亲友们团聚。
象老爹已经很老了,他就要离开老鼠妹妹,去大象天堂了。可是通往大象天堂的桥断了,只有老鼠妹妹能够修好。小老鼠妹妹不希望象老爹离开,可又不得不接受象老爹必须离去的事实。
最终,小老鼠妹妹学会了成长,选择了接受事实,在象老爹离开之际,好好陪伴照顾象老爹度过剩余的每一天,并帮他修好了那段破损的天堂必经之路。
最后那一幕印象很深刻,象老爹坚定地走上了那座窄窄的小桥。 “别怕,那桥很结实的!”小老鼠妹妹在他身后喊着。
象老爹站住了,回头望了望:“我不怕,不知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小老鼠妹妹轻轻地对自己说,然后,露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当我带孩子看这个故事时,孩子情绪很低落。她说:“妈妈我不想你死,我想你一直陪着我。”“宝贝,妈妈总有一天会老去,不可能永远陪着你的。”我不想撒谎骗她,抱着她说,“没有人可以逃离死亡,只是时间早晚的差别而已。”
生死,于孩子来说确实晦涩难懂,曾有一部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倒是以一种轻松诙谐短的方式告诉我们,生与死只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方式,爱与梦想是纽带,带领我们寻找自己的使命和热爱。
里面有句台词印象很深刻: 如果在活人世界没人记得你了,你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管这叫“终极死亡”。想到这儿,我对宝贝说,“如果有一天,妈妈死掉了,你还记得妈妈,那妈妈就永远活在你心里。”
“不要,我不要你活在我心里,我只要你活在我面前。”小盼说完,就忍不住哭起来。
“不管你想不想长大,你都会长大,不管妈妈想不想变老,妈妈都会变老。这是自然的过程,我们无法抗拒,每个人都会长大,等你长大后就会结婚生孩子,会有自己的家庭,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妈妈以后还会帮你带孩子哦……”
“我才不要长大,我要一直陪着妈妈,我最爱妈妈。” 孩子有些着急。我笑着亲了亲他的小脸蛋,“无论你多大年纪了,你永远是我的宝贝,我永远都最爱你。”
孩子还是一脸闷闷不乐,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却觉得心里很内疚。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有时候我们工作很忙,没办法一直陪着他,但是一旦我们抽出时间,哪怕一小会儿,他都会非常高兴。
我想,每个父母大约都希望孩子慢慢长大,这样我们就可以慢慢地陪着他,一起成长。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多陪陪孩子,陪他玩、陪她闹,孩子长大就一瞬,长情陪伴,过期不候。在生活里,多谢关爱、少些责备。
上小学了,身为海淀妈妈的一员,教育提上重点日程,话题都围绕着你报了哪个辅导班……内心充满攀比和焦灼,生怕落后于人,输在了起跑线。卡尔.西奥多曾说,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教育,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鸡娃奉行的社会里,作为父母,真的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做正确的选择。即使选择的结果短时间里无法预知,唯有亲历,看风起云涌。
平定下内心,想着孩子该学学,该玩玩。课业任务再多,健康的身体都是排在首位。鸡娃的同时,鸡下自己,才是正解。孩子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吐旧纳新,和孩子一起再成长。
适逢清明假期,缅怀先人,我们的先祖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看着我们、保佑我们。我们的血液流淌着先祖的基因。
死亡不是终点,而是一种联结。送你一朵小红花里说的“若分离是人生必经的路口,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局,那么我知道,先一步离开的人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在陪伴和支持我们,爱的联结从未因为死亡而终结”。
梁冬老师曾说,祭祖,是我们与祖先、与自己的未来宿命进行对话。在那个空间场域里,人生难得,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生活。
下班时,和同事闲聊,讲到清明节,驾车还乡,回家乡祭祖,给先人烧纸添土……忆古思今。
在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清明节祭拜扫墓的场景:“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按旧习,在扫墓时会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纸衣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
祭拜之后,后代子孙们为坟墓修除杂草,培上新土,再折几枝柳插在坟墓上。
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亲人并不曾真正离去,他们依然在另一个世界里生活着。
当孩子再问我,妈妈我不想长大时,我会告诉她,那就慢慢长大,让妈妈陪你长大。
清明之际,虽远在千里,清明祭祖无法实现。
缅怀先祖,心里默默祈福。
思念远方的亲人,趁着假期,常回家看看。
今日阳光明媚,夜晚必是星辰光辉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