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是一个对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岗位。思维上,逻辑思维、架构思维、数据思维、业务思维、规划思维等;情商上,协调力、领导力、沟通力等,每一项都不能有短板。将自己的这些能力都拉到平均值以上,并具备自己的突出优势,是一个长久战。本期我要打磨关于架构思维的一个概念,模块化思维。
先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
上上周,我跟了一个叫货架延伸的项目。这是我跟的第一个非常完整,涉及链条非常长的项目。我摩拳擦掌,准备用这个项目试手,自己把整个链条,无论是不是自己的系统,串一遍。
我没有策略,一上来就把所有的系统用泳道画好。然后从头开始想系统逻辑,一点点的画。每个节点的含义,每个箭头中带的数据,我都特别完美主义的要全部表现出来。
就这样,从周天下午4点画到凌晨,我依然没有画完。而且,非常郁闷。
为什么呢?
1)很多细节我并不十分清楚,于是很纠结,时间大量花在思考细节上。
2)好不容易考虑清楚了,后面的系统的重点是什么又忘了,又要重新想一遍。
3)一张图密密麻麻,看着就烦,更看不到重点。梳理一遍要废很大力气。
其实,不仅在架构产品上,我也特“擅长”把生活过成浆糊。
上周末收拾家,打算着要做洗衣服、扫地、整理房间三件事。于是先把一筐衣服拿出来洗,洗了一半,回房间拿个东西,发现房间真是乱到不能忍,于是放下手头东西,开始整理房间、倒垃圾,然后接着洗衣服。回来洗衣服的时候才发现,想拿的东西没有拿。没来的及崩溃,又看到洗手间的地很脏,想着,要不,就先扫地吧。。。
这两个例子特别明显的反映了一个问题,我缺乏模块化思维。也特别充分的证明了,无论是架构产品,还是架构生活,都需要模块化思维。
什么是模块化思维?
就是把复杂的、浆糊一般的事情,梳理成相对独立的模块,从而方便个个击破的思维方式。
模块化思维有什么优势?
1)把无从下手的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降低事情复杂度。或把一堆恼人的小问题,集合成大问题,一起解决。
2)帮助分清主次,即模块中也分重要模块、非重要模块。
3)帮助降低干扰。当集中想一个模块时,其他模块看成黑箱,防止思维逻辑分叉。
4)帮助形成节奏感。模块有主次,有时间截点,整件事情更加清晰有节奏。
将事情区分成模块后怎么办?
按照优先程度开始做。我推荐的优先级排序方式:
1)判断此事是否需要外部协助。若需要,马上协调外部资源,并根据外部资源时间安排自己的时间。
2)在外部资源已经定下后,按照性价比(重要紧急程度:实现难度成本)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