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记得有一次,自己正在去学校的路上,藤井树戴着麻袋头套冲了下来,随后他将头套扣到了藤井头上,藤井想不通博子到底喜欢他哪方面,博子来到玻璃作坊找秋叶,助手告诉她自己很喜欢秋叶老师,但是如果对方是博子的话,自己就死心了。秋叶问起博子要不要再去登一次山见见藤井,博子答应了,藤井在给博子的信中写道,有一次藤井出车祸,当时正是运动会的前一个月,藤井树是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之一,由于腿伤,他失去了比赛资格,比赛开始了,可尚未痊愈的藤井树却跟着大家跑了起来,很快藤井树便因为腿伤摔倒了,随后被人搀扶了下去,这也是藤井树中学时代最后一次田径赛,藤井收到了博子寄来的相机,博子请求她去拍下当时运动会的田径场,藤井带着相机来到学校冒着雪拍了起来。
随后藤井来到教室发现了读书时的老师,老师也认出了她,老师带藤井来到了她曾经工作过的图书室。做介绍时,学妹们却好像都认识她,原来大家在整理书籍时,发现了借书卡上的藤井树的名字,藤井说这些不是她写的,是有人搞得一个恶作剧,大家笑道如果是某个男生写的,那么他肯定很喜欢学姐,老师也有些好奇是谁写的这些借书卡,藤井告诉老师,是当时和自己同名的藤井树,老师似乎对他印象很深,她告诉藤井,藤井树三年前因为三年前因为山难去世了。藤井离开了学校,在骑车回家的路上,她瘫倒在路边,忍不住咳嗽起来。
当天晚上藤井发起了高烧,随后晕倒了,母亲急忙让爷爷叫救护车,爷爷却抱起了藤井准备走路去医院,母亲极力反对,爷爷觉得外面正在下大雪,救护车要一个小时才能到,肯定来不到,母亲情急之下问爷爷是不是还想害死自己的孙女,原来当年藤井的父亲发烧,爷爷不听劝告执意背他到医院,却因为救治不及时永远失去了儿子。爷爷说,当年背着儿子送到医院只花了四十分钟都没有来得及,如今等救护车却需要一个小时,让母亲自己做选择。
秋叶带着博子来到藤井树遇难的山下,借宿到了尾熊家,尾熊也是当时山难的受害者之一,他问秋叶这次来是不是还想登一次山,秋叶摇了摇头,他已经失去登山的勇气了,尾熊哼唱起了藤井树去世前哼唱过的最后一首歌,博子回忆起了藤井树向自己求婚的事,藤井树把她约到山谷里,拿着戒指却一句话也不说,过了很久,博子开始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主动说道,请跟我结婚吧,藤井树只回答了好,藤井树始终都没有向她求婚,博子说藤井树真的留给了她很多美好的回忆,就算他死了,也还是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事,自己真是个自私的女人。爷爷冒着大雪把藤井送到了医院,自己也被送到了急救室。
凌晨的时候,秋叶叫醒了博子,两人来到了屋外,看到美丽的照阳,秋叶指给博子一座山,他说那是藤井在的地方,秋叶对着大山喊道,你过得怎么样,那边冷不冷呢。随后,他让博子也对藤井说句话,博子踩着雪跑到前方,对着远方喊道,你好吗,我很好。藤井躺在病床上已经脱离了危险,好像还在睡梦中的藤井呢喃道,亲爱的藤井树,你好吗,我很好!她告诉博子,自己的父亲就是死于感冒引发的肺炎,那年,母亲又病倒了,所以自己请假在家料理家事,一天门铃响了,她打开门发现来者是藤井树,两人同时问对方为什么不去学校,藤井树拿出在图书馆借的一本书,他说藤井帮忙还回去,藤井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去还,藤井树却说自己不能去学校了,至于原因他没有说,他看见了藤井父亲去世的条幅,请她节哀顺变,随后骑车离开了藤井家,那也是藤井最后一次见到他,藤井回到了学校,她发现藤井树的桌子上被人放了一束花,同学们告诉她,藤井树转学了,因为太突然,都没来得及和大家说再见,藤井有些吃惊,随后摔碎了花瓶,之后把书还到了图书馆,借书卡上的名字还是藤井树,藤井写道,自己对他的回忆到此为止,这也是所有它能告诉博子有关于他的事情,博子把藤井写过的信全部寄了回来,她说这是属于藤井的回忆,自己非常感谢她,博子写道,借书卡上的名字真的是他的名字么?我有一种直觉,他在借书卡上写的应该是你的名字,这时,学妹们来到了藤井家,她们带来了一本书,正是当年藤井让她还回去的那本《追忆似水年华》第七卷—重现的时光,学妹们告诉她在借书卡的背面有一个重大发现,藤井翻开书找到了借书卡,翻到借书卡背面却发现上面有一幅画,那上面画着的是年轻时的自己,藤井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情书》是岩井俊二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去年年初的时候看的,只记得那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这次重看时,觉得与其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暗恋或者爱情的美好,不如说更多的是讲生与死,回忆与再见。因为如若不是如此,那么本书结尾藤井高烧病危,而76岁的爷爷拼了命也要把她背到医院的段落,也不会画大段渲染博子对着雪山大喊你好吗我很好的场景,因为死对人来说是极难接受的事情,所以人们会给这些事情找到理由,或者把事情归咎于自己身上,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母亲其实觉得自己丈夫的死来自于当年出自爷爷没有等救护车的主意,而忘了爷爷仅仅用了40分钟就把他背到了医院,当然在结尾她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终于同意不在搬家,留在这个丈夫曾经住过的地方。而博子则是因为未婚夫的死一直无法承认,直到结尾,她对着雪山大声呼喊,她说你好吗,我很好,喊到眼泪掉下来,终于意识到他已经走了。日本的文艺作品似乎比其他国家更经常提到死亡的概念,或许因为日本总是地震频发,再加上过去的许多人是海上的渔民,所以生离死别在这个国家更加普遍。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面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一部分存在,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所以和死亡和解对生者来说尤为重要。当少女藤井树一点一点找回并整理出来过去的记忆时,少年藤井树的回忆就如同一封从已逝之人寄回人间的情书,当他们借着最后那幅画拼缀起来时,已经成年的藤井树感动落泪,这个藤井树存在于她的回忆中,他永远是那个在窗帘下若隐若现的少年,是那个他愿意在自行车棚等待的少年,他会把袋子套到她头上捉弄她,他会用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反面画画来表白。逝者已往,这份美好的回忆将留在生者的生命中,作为他的一部分而继续存在着,终身相伴!
(喜欢读书的小伙伴,欢迎订阅公众号:今夜为你读诗,更多经典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