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体:主动作为,做好“扬帆者”

高职院校教师对待科研的钻研精神有待进一步塑造。根据之前有关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认同的调查分析显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认同水平一般,其中,能力与意愿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大部分教师科研基础薄弱,在研究方法、项目设计、论文撰写、专利申报等方面较少受到系统与专业的训练,导致他们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论文发表等方面的受挫频率较高,在科研前行的道路上难以走深走远。因此,借助学习共同体这一组织,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对话学习,引导教师围绕某一类问题深入研究,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苦练内功,不断增强自身的科研素养。

教师在选择了某一种方式进入共同体以后,可在更加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展现自我,为个人在共同体中的成长奠定基础。一是可通过“每日小结、每周总结”等方式将了解或掌握的科研基本知识并存入个人的“成长档案袋”,同时进一步树立“追问”意识,不断拉伸研究线,从不同层面拓展研究主題,发扬科学研究的“钉钉子”精神,积跬步至千里。二是在共同体中通过不断积累、与同伴交流等方式,可针对科研选题、项目设计、文献综述、成果撰写等内容探索一些模板,发布一些案例,并试图通过不同途径投向学术研讨会,接受同行评判,认真对待收到的反馈卡或者回音壁消息,及时优化改善,做到在强项上继续前行、在弱项上及时弥补。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建构自己在共同体中的身份,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在“伙伴”们的帮助下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示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