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实在是妙笔生花,复杂的排序算法经他三言两语便说明白了。趁这个机会,自己也好好梳理下常见的这几种排序算法。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来源于生活经验,它是指每次从要排序的N个元素中查找出数值最大或者最小的元素,依次排列。因为每次查找都得与剩下的每一个元素进行大小比较,所以其算法复杂度高。达到O(n²)。
二、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同样来源于生活经验,它会首先任意选择一个元素,然后从剩余的元素中取出另一个元素与之对比,将该元素按顺序插入到队列中。依次进行,直到所有元素均被插入。该算法复杂度同样达到O(n²)。
三、归并排序
归并算法是冒泡算法的改进,它先对要排序的一组元素不断进行分组,一分二,二分四,依次下去直到每组只有2个元素为止。分完组后,每一组只需要比较大小即可。然后再每两组向上合并形成新的有序数组,依次进行直到所有分组都被合并。这样大大较少了比较的次数,复杂度只有O(nlog(n))。归并算法通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减少了没必要的比较的同时,也提升了效率。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也何尝不是一种启发呢。
四、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是在计算机出现13年后才出现的。它先从一组无需数字中随机挑选一个,然后根据这个值,将一组数字分为两组。比该值大的划为一组,比该值小的划为另外一组。然后再采用类似的方法继续分组,直到不能分为止。这样很快所有的数字就排好序了。该算法复杂度同样是O(nlog(n))。但在工程上,快速排序一般情况下比归并排序快两倍。吴军老师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阐释这个结论,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通过这两次课程,不仅复习了大学里的排序算法。也知道了枯燥的学习还会有这么浅显生动的解释,果然教才是最高级的学。能用最直白简单的话语教会别人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另外,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学会借鉴别人的方法,而不是自己苦思冥想、闭门造车。比如快速排序算法在计算机出现13年后才出现,而学会它却只需花10分钟。技术都是在曲折中进步发展的,一开始都习惯采用生活中习惯性的经验或者思维,只有慢慢发展才会有更高级的方法出现。这也是科研人员为何要时时关注自身领域前沿科研水平的原因吧。
抽个空争取把这几个算法自己写一下。^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