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天问》第一句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强音,这一问不禁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谁传道之,而道又是什么呢?宇宙万物,天地轮回,无不与道有关。道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但是道却又不是单一的,是多元的。寻道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为了追求我们心中的道,需要上下不断去求索。追寻大道的过程是艰辛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坚守理想的道路是落寞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的《离骚》作于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群雄逐鹿、大浪淘沙的时代,诸侯征战、人才流动、思想活跃,有多少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奔走于各国,毕竟“良禽择木而栖。”但屈原说了,"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以现代人精致利己的价值观,恐怕很难理解屈原心中之道。而两千多年前的楚国人更不会理解,不然屈原也不会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他们不理解,因为屈原你也是贵族啊,你何苦放弃既得的利益,而去动别人手中的蛋糕啊!但那个时候,屈原看到了楚国发展历史当中的一些弊端,同时又借鉴了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因素,他想要在楚国也进行一次那样的变法,想让已经没落的楚国重新在乱世当中崛起。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然而,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谗而见疏,被罢黜左徒之官,任三闾大夫之职。当强秦兵临城下,弱楚危在旦夕,楚怀王却屡中张仪之计,违背盟约与齐断交,屈原看到了楚齐断交的严重后果,力阻无效,反而被逐出朝廷,流落到汉水之北。当楚怀王被秦国诱捕,客死他乡,屈原为故主的罹难而悲愤,更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新主而悲哀,为新主听任满朝奸佞庸臣祸国殃民而愤怒。这一次他被驱赶到了更偏远、更艰苦的江之南。公元前279年,秦国悍将白起攻打楚国,引水灌城,一下子淹死楚国军民几十万人,一代爱国名臣屈原投江殉志,留下千古奇恨、千古沉冤、千古悲歌。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屈原的忠是“愚忠”。但当你读过《离骚》,你就会明白屈原的精神,屈原的信仰以及他所追逐的大道。他要效仿的是彭咸(据说彭咸是个胸怀大志、刚正不阿、不从流俗的人,他是殷朝耿介之士,直谏商王不听,不得其志,以投江自尽表示抗议,被后世列为人臣的楷模)。“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心中之道是什么,或许这两句就足以明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竹不改其节,石不改其白,这是何等的珍贵。挡车螳臂也是英雄,以死抗争也是战斗。水柱擎天,英气断流,屈原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我真心领悟了屈原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如果说寻求光明之道,探索天下大道只是屈原的初心,那么以青春、热血、生命为赌注在飘落泥泞的人生里插上一面永不磨灭的旗帜则是屈原的秉心之道。他用他的不屈、孤傲、坚守,点燃了一盏微弱的星火,让这盏星火传递到了后世的每一位追随者心中。这使得那些如蝼蚁般的人们,像是得到了亘古的誓言,以己之身作为火种,只为了在漫漫长夜里点亮微不足道的一片前路。你问我这样值得吗?毕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子说了啊”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