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拥有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01

现阶段的我相比起以前,拖延症稍微有所改变,但还是有失偏颇。

以前想做一件事情,绝对会一拖再拖,直到不得不去做的时候才开始行动,也因此给身边的人留下了行事磨磨唧唧的印象。

在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经常刻意地跟自己一番较劲,试图成为一个说做就做的雷厉风行的人。

比如我会先给自己定一个两个特别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告诉自己,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内必须完成,完成了之后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做相对来说更为重要的事,客观来说,我缺少的是完成最重要事的内在驱动力,说白了就是对于那件事情达成结果的渴望度不够高。

法国有一位媒体大亨叫巴拉昂,1998年,巴拉昂在临终前的遗嘱里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曾是一个穷人,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进天堂,现在秘诀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的一个保险箱内。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得到我的贺礼100万法郎。”

之后很多人都陆陆续续寄来了他们的答案:有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因为有了钱以后,穷人就不再是穷人了;有人说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之所以穷,因为没有遇到好时机;有人说穷人缺少的是技能,现在能迅速致富的人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还有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

不过,最后只有一位叫蒂勒的9岁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这个故事让人醍醐灌顶,而其中的道理也可以运用在任何你想完成的事情上。野心,既是你对于一件事情的企图心,也描述你对于某种事物的渴望程度。

你想赚钱,但是你没有付出你除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就算你付出了所有时间却还是没有赚到钱,一方面是认知有限,另一个真相就是:你是想赚钱,但是并没有那么想,在你所花的时间里,你可能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神游,并没有真正地专注于你正在流逝的时间。

以上对于金钱的举例也可以用在任何场景里,你想做成一件事,大部分是取决于你的渴望程度,而你的渴望程度直接决定你愿意为之花费的时间和用在时间上的专注力。

当你具备了一定的野心之后,所有问题都难不倒你,你会无所不用其极千方百计地排除万难去达到。

所以很多时候,你的时间并不是你的时间。



02

自从六月份停止工作之后,我终于拥有了整片整片的空闲时间。对于写作者来说,整片的时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大片时间意味着你可以好好去整理自己的灵感碎片、构思文章创作方向、激发自己的创作动力等等。

有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可有的人却有着很长的“冷启动”时间,一旦被打断,又要花相同的时间才能进入高效创作。

上天最公平的事情就是: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每天24个小时。

可事实是,每个人对于这24小时的分配却千差万别,有人拿肥皂剧打发时间,有的人却在自己的热爱里面争分夺秒,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半用。

“刻意练习”这件事也异常重要,尤其是一个人的专注力。

在这个人人都是移动互联网个体的时代,每个人的手机里面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APP,各种消息的推送总会夺走我们的大部分碎片化注意力,如果一个人想要做成一番事,首先就要有很强大的屏蔽力和自我专注意识。

而真正专注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上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剩下的其他时间都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情被迫填满。

我开始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再一个一个去达成。在我专注做事的时候,我把容易使我注意力中断的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

拿看书来举例,刚开始会有些看不进去,“一行十目”,好不容易等看进去了,不一会儿脑袋里面就又有别的想法突然冒出来。

后面我在看书的时候每走神一次,就在那个地方做个标记,直到后来标记和标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我坚信,未来在一个个小目标的堆积下,我会离我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也就是离我想成为的自己更近、再近,直至成为。

最近在读蔡垒磊的《认知突围》,里面有一章节是专门写对于时间的重新认识和管理,其中有一个比喻无比的恰当和让我震撼,就是:“如果我们将自己一生的时间用方格子来表示,一个月表示一格,那么也就是900多格。

当时间流逝的时候,我们通常只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不足以引起警惕,但当格子一个个被填满涂黑的时候,我想很多人就有直观的印象了。

如果这一个月你什么也没干或只是简单重复,那么浪费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叫'时间'的东西,而是在变相自杀,因为相当于你在睡觉的时候,格子本被人白白涂了一格。”

蔡垒磊写到,当他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他也感到非常震撼,因为似乎在过去的三十几年里,他随时都在自己并不足够警惕的情况下被一个小偷不停地偷走他的本子并涂黑格子。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有如蔡垒磊和我同样的感受,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本身就“生无可恋”,他们并不打算这样去看待时间,哪怕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有太多太多的“螺丝钉”岗位的人们,除了不得不去应付的八个小时外,剩余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找事情“打发”时间,在这些人眼里,本职工作以外的时间是用来打发的,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强调对于专注力的刻意练习了。

再想想上学时候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是说我们可以花时间去赚到钱,但是你有再多的钱都无法买到时间,或许在医院里濒死的时候你可以拿大量的金钱去稍稍地延长一下自己的寿命,可那样的“苟延残喘”还有什么用呢?

你只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幕幕回想自己的一生,回想那些被自己白白流逝的光阴而无任何办法再去重来一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