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过影评了
电影看的也没有原来勤快...
嗯,反思中
昨天去看了《哪吒》,我觉得是时候动动脑子了
我从不在真正看过一部片子前去仔细关注它的评价,看书也是这样,通常都只看简介,因为担心这些评价影响我对一个作品的主观评判,甚至先入为主
一个作品,有的人觉得它好,有的人觉得不好,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喜欢和不喜欢也是。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此类的意见相悖而过多争执,对同一个作品进行讨论时,求同存异就好了。
满分10分,我内心对于《哪吒》的评断是8分
最令我开心的事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架构正在逐步展开,很多观众有一个比较一致性的看法,就是觉得属于中国的神话宇宙终于要到来了,漫威宇宙很精彩,很丰富,也很成熟,但我始终相信,放眼世界来看,中国就像是一个大器有点晚成的孩子,但他一定是个天才少年,他所拥有的,是与生俱来的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这是难以被超越的现实。
由于或多或少的问题,过去的我们还不太会巧妙的运用这笔巨额“财富”,但好在我们终于开始学习去运用掌握了,这就跟慢慢打通经脉去开挂一样,怎么不令人振奋呢
之前我有强烈安利过一部国产剧叫做《灵魂摆渡》,安利的首要原因也是这个,因为剧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因为它知道什么是自己可以做的东西。
好了回归电影本身
从人物设定上来看,可能会有人觉得老套,被命运捉弄的主人公遭遇众人冷眼变得愤世嫉俗,遇见一个亦敌亦友的羁绊,接着在爱的感化下对抗命运做回自我成为英雄...诸如此类,这看上去确实是一个并不少见的剧情套路,但不代表它不好。
从电影诞生至今,类似主题、类似剧情、类似人设的片子不在少数,如果你说出一段剧情,一个观影经验丰富的老行家会给你列举出至少不下十部的片子都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一部片子里的细节是否抓人,在大框架下填充的那些内容是否新颖,包括结合视听后的整体观感。
这有点像考作文,在同一个命题下,总是会出现高分作文和低分作文,甚至会出现几乎一致的作文(但并不是互相抄袭产生的结果,而是对命题思考的模式根本就是一样),在讲坚持这一品质时,可能五个学生中三个都会写到铁杵磨成针,但总有人有别的答案,这种不同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个人的人生阅历。
而我们自己的电影可以做到的不同来自于哪里呢,文化积淀,历史积累
所以我不打算用老套这个词来形容《哪吒》,这不是披着中国神话的外衣,中国神话是重要的特质,是片子的灵魂,如果觉得内核熟悉,那这种熟悉其实是为人们带来共鸣感必不可少的东西。
哪吒和敖丙两个角色的设定,从表面上看有点像火影里的鸣人和佐助,都是一种身份的巧妙错位,一个是带着家族使命的天才少年,一个是带着隐患而来的异类少年,异类对抗命运走上正途,天才却走火入魔离经叛道,两种人都有着各自的挣扎,也都在注定对立的命运中惺惺相惜。
再多想想不仅火影,很多影视作品中也都有相似人设,这是一种很实用的对抗关系,也最易被人理解,两种人设,放置在现实中,其实可能在一人身上体现(当然除了身份背景),我们有时会在所谓正义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有时也会在反叛方身上看到,甚至产生同情,这就是魅力点所在了,人是复杂的动物,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善恶只在眨眼之间。
论时间来看,《火影》早于《哪吒》很久,但其实这种人物精神内核,是中国文化扩散出去的影响结果,阴阳、水火相生相克,这是道家思想,体现在别的故事架构下或许不明显,但放在我们自己的作品中,就自然而然的体现了。
八卦这一意象在《哪吒》中出现了多次,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鸣人和佐助虽然有着相似的对立点,但他们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哪吒》的改编则直接将哪吒和敖丙设置成了一颗本为一体的混元珠,而后分离为“灵”和“魔”,再降于世间,这样的人物背景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传统道家文化的思想。
万物皆有对立面,有黑才有白,有善才有恶,它们虽然对立,但对立的同时也是一体,离开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够成立。
基于这点,我觉得《哪吒》里的人设(包括人物背景的改编)还是可以接受的
再来说一些我觉得比较有亮点的内容,山河社稷图的设定我爱了,还有那根指点江山笔,哈迷本人表示,看过圣杯作为门钥匙,棋子以及各种东西作过门钥匙,但毛笔挥毫开门当然是只有我们华夏人民做得到啊!
以及无论是太乙带哪吒在社稷图中做“莲花过山车”的场景,还是众人变成弹珠在社稷图中玩成2D桌面弹球游戏的场景,都是比较吸睛的。
中国画是活的,自古以来就多有画中仙人的传说,更有生动再现了人文生活图景的清明上河图,如何让人不爱啊
虽然小哪吒的烟熏妆起先也令我有点迷惑了,但后来居然越看越顺眼了还...真的敢玩,尽管还是有很多人觉得是毁童年系列,但是毕竟也没人见过真的哪吒,对吧,一千个心中也应当有一千个哪吒才对
哪吒挣脱乾坤圈长大后影院内都是一片惊呼,火尖枪、混天绫和风火轮来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在土拨鼠式呐喊了,最后等哪吒变身三头六臂的那一刻我确实感觉血液沸腾了。
这是我期许已久的感觉,不完全同于其他热血片的感觉,而是加了熟悉的调味剂在里面的热血。
人有喜欢自己熟悉(或者说亲近)事物的本能,哪吒对我(还有其他很多观众)来说,就像一个认识了很久的老朋友,大家第一次认识或许是在小时候的童话故事书里,或许是在早些年的动画片里,时隔很久,当你在荧屏上再见老友,还是那种变帅了很多倍的老友,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了。火影也热血,蜘蛛侠也热血,但相对而言,它们与我们存在着某种距离,可以说是文化的距离,也可以说是时间的距离,美国的小孩子是看着超级英雄们长大的,他们对于超级英雄的狂热喜爱,大概也是多于我们更多的。
所以,像《齐天大圣》、《大鱼海棠》、《白蛇》、《哪吒》这些电影,暂且撇开它们的专业质量,我多少会因为他们的文化内核而有所偏爱,或许听起来比较俗气,但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喜欢他们它们,就是因为它是孙大圣,就是因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就是因为百年修得同船渡,就是因为少年英雄小哪吒!(唱起来了)
看到过一个很客观的评论说,国产动画既然已经做到这个水准,那必然不能是往下坡路走,但是也要避免原地踏步,总还是要多进步才行。
中国神话宇宙大幕已经在拉开了
我会一直期待着
见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