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新时期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这份文件不仅关乎城市建设,更蕴含着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深远考量。
作为身处乡村基层工作者,我们深刻感受到,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必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一、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关键支撑
“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一点尤为关键。在基层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关键。
城市在科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可通过产业链延伸、公共服务覆盖等方式向乡村辐射,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例如,文件提出“发展智能建造”“优化算力设施布局”,这些举措不仅服务城市,也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二、县城发展成为城乡融合重要枢纽
“提高中小城市和县城承载能力”的政策导向,对乡村地区具有直接意义。县城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其公共服务水平、就业吸纳能力的提升,将有效缓解农村人口外流压力,促进就地城镇化。
文件中“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内容,正是我们基层长期呼吁的发展路径——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实现城乡生活品质等值。
三、绿色低碳理念引领乡村生态建设
“绿色低碳转型”理念,与乡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高度契合。无论是“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还是“实施节水行动”“推动垃圾分类”,在城市探索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完全可以因地制宜推广到农村,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期待城市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辐射效应,也深知乡村必须练好“内功”。一方面,要主动对接城市发展需求,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盘活资源资产,激发内生动力。唯有城乡互促共进、融合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与“宜居乡村”的交相辉映。
高质量发展是机遇更是责任。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实的举措,推动政策红利向乡村延伸,共同谱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