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愈急则愈远,愈迎则愈拒。当使意自转,反相求”
==========
孩子不是木桶,孩子是一棵树,他所能到达的人生境界,取决于树干上最长的那根树枝,而不是木桶上最短的那截木板。
=========
四种象限,没有好坏之分。 四个象限的优势,都是我们要的。因此,这些象限的劣势,也是我们必须接受的。这个世界里,哪一种象限都不可缺。 地球缺了谁都转,但如果某个象限的人全都缺了,地球的转速一定变得不均匀。 A象限人没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会严重退化; B象限人没了,正常的维持和运营将失去保障; C象限人没了,世界将变得冰冷,失去黏性和润滑; D象限人没了,人类的创造力会大打折扣。
==========
劣势与优势是相伴同行的,反之亦然: A象限人的长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的心思确实不在表现上。 而C象限人正是因为不那么讲究逻辑条理,才更擅于理解他人,才更有热情付出关怀。 D象限人的长项在演绎想象、创意创造,他对规则规范的关注天生就少。 同时,B象限人则正因为不爱空想,才得以在执行上足够专注、值得信赖。 正所谓:虾有虾道,蟹有蟹路。
=========
但是,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的才最好。用错了对象,多流行的教育理念都可能是错的。
==========
一个创意丰富的孩子,秩序性可能会差一些;一个逻辑缜密的孩子,情感不一定很丰富。这是大脑的规律、世界的规律。要享受他的创意优势,要欣赏他的缜密逻辑,就得接受相应的劣势。 你说NO,我不在乎他的创意,不欣赏他的逻辑,我就要他纪律严明、感情丰富。那是你的问题,不是他的问题。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你换个孩子,要么你换换脑子。
==========
认识到思维偏好的差异,应该让我们获得宽容的心态:走出自己所处象限的局限,宽容他人,宽容孩子的劣势和不足。
==========
一个对人生有足够认识的成年人,当了解自己的思维偏好、大脑优劣势之后,在坚持发挥优势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补缺,对自己的劣势做一些修补。即便修补的效果不够好,也有必要多一点自省、多一点自嘲。这种做法,有助于人际沟通,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实现与内心那个自己和谐共处。
==========
“缺啥补啥”的教育,至少有五宗罪:打击自信、制造纠结、浪费时间、削弱优势、鼓励平庸。
==========
不是所有的磨练都有价值。 要承认,思维偏好与生俱来,磨是磨不掉的。能磨掉的,往往只是表象。
==========
人人都有缺点,越是才华横溢,越是缺点明显。人人都被纠偏,世界将平庸不堪。
==========
A象限孩子,可以给他一个适合钻研、突出竞争的项目;B象限孩子,不惧怕严格的纪律和反复训练,由此获得的成绩反而会给他信心和乐趣;C象限孩子需要情感上的宣泄和表现表演的舞台;比较极端的D象限孩子,不妨考虑让他在破坏中创造。
笼统地说,C象限人喜欢跟“人”打交道,A象限人喜欢跟“理”打交道;D象限人喜欢“想法、思想”,而B象限人喜欢具体的“事和物”。
==========
比我们成功的人,缺点毛病都比我们大。 认识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有极大的意义。
==========
“你自己选的啊,要学就得学好。”谈话双方明显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上,判断力不对等,地位也不对等。家长过于坚定地执行某种自以为是的理念,对孩子往往是一种或大或小的折磨,也影响他未来做判断、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
==========
一个处在A象限的孩子,学奥数的效果会明显强于其他三个象限。给他报个科学性质的兴趣班,也是很好的选择。表演类的活动,不管属于什么性质,如果他不喜欢,实在没有必要强迫。 一个B象限的孩子,非常适合学习一种需要精益求精、强化练习的技能。练习乐器、书法,以及一些机械拆装类的事情,都比较适合他。补补他比较缺乏的创意能力好不好?意义不大,因为事倍功半,或者,“事”N“倍”,“功”却不到“半”。 C象限的孩子,有爱心,喜欢交流,适合多参加一些沟通性的社会活动,如果他们有表演或交流上的才华,应该鼓励他充分发挥,这些才华加上他的表现能力,很可能奠定他未来的成功。奥数班就算了,通常而言,学好课本里的数学,对C象限孩子来说更重要,也足够了。 D象限的孩子,如果表现出对艺术的兴趣,一定要鼓励培养,艺术气质是D象限与生俱来的优势。他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多尝试新鲜事物,多一些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他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
不得不说,为什么很多人的人生常有不得志或不畅快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一直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他所在乎的,也是他必须在乎的,是技能优势、就业机会、工作饭碗。 社会在进步,人性需要更大限度的解放。而人性解放的前提,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兴趣的。在工作方面,选择不讨厌、得心应手的,而不是仅仅为“稻梁谋”。同时,这样的选择,在最终成就上,也会有更大的回报。
==========
朋友的价值,在于互相欣赏、相互帮助。他有令你羡慕的亮点优势,这是欣赏。他的弱势,你完全可以帮他弥补,并且,他也需要你帮他弥补,这是被需要的幸福。 每个人都需要对角线上的朋友。好朋友的身份,注定了他能够理解你,接受你的弱点。而且,他能够从朋友的角度给你必要的提醒和提示,帮助你了解、认识事物的另一面,而又不带敌意、没有强迫性。 死党、铁哥们常常由此而来。
==========
在做“全脑优势”分析时,奈德·赫曼博士发现,大多数没能走向婚姻的同居关系,多是因为男女处于相同象限,而稳固的婚姻则多是互补关系。
==========
人生道路上,对角线上的朋友、对角线上的合作伙伴、对角线上的爱人,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
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所能做到的事情很正常,所以他会倾向于认为,别人也能、也应该做到。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象限差异,矛盾往往由此而生。
==========
A象限孩子的兴奋点常常落在:实现目标、解决问题。指责他批评他,不如请他参与、请他帮助,让他站在主动位置上解决问题。
==========
这就是B象限的孩子,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同时需要督导、需要权威。你不给他方向,他反而没有安全感;给他太多的选择和空间,他反而会觉得无所适从,不舒服、不适应。
==========
B象限孩子最受用言传身教,要扮演B象限孩子的精神导师,你必须取得他的尊敬和尊重。B孩子非常看重承诺,他也是给出承诺后遵守能力最强的人。对B象限孩子撒谎,非常容易毁掉自己的形象。教育B象限孩子,以身作则是必须的。常有家长说:这孩子我管不了,得找个管得住他的人来管。说这话的,大多是在孩子心中失去权威地位的家长。不过,能说出这句话,也表明这位家长够明白。
==========
俗话说,男孩要贱养,女孩要贵养。这句话有必要改成:A象限孩子要贱养,C象限孩子要贵养。因为,困苦于A象限孩子,是动力;而困苦于C象限孩子,则是折磨。
==========
离家出走的孩子,大多是D象限,而且,大多遇到了B象限的家长。
==========
对一个A象限的孩子,跟他沟通,你要告诉他利害关系、因果逻辑。 对一个B象限的孩子,你要给他清晰的步骤和方法,不能含含糊糊、左摇右摆。 对一个C象限的孩子,你要给他温暖和关怀,感觉感受是他最在乎的。 对一个D象限的孩子,你最好陪他玩、陪他疯,跟他一起畅想。
==========
为孩子而改变,跟那些为求得心灵平静的所谓修行,有大不同。这是一种方向明确、意义重大,有着明确付出对象的改变。这是伟大的亲子之爱,这种改变的痛苦,正是养育的责任、也是养育所带来的升华。 跟那些需要你俯首帖耳、卑躬屈膝的神完全不同,你面对的,是一个毫不防备、彻头彻尾把自己交给你,在你面前完完整整展现自己优势劣势的孩子。
==========
提升自我,隐藏或改变自己的劣势不足,这种事,只能等他长大之后去慢慢品位。这个时间点,通常在30岁之后,有的人,甚至在60岁之后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