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2 0616
《故事力》序言
最近阿马实习的公司是做职业发展,前段时间一直在做这一块的市场校调研。其中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叫做“有意思教练”,其创始人“高琳”女士刚好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悄咪咪的说,大概是圈子小,有缘分的是公司的boss也认识这个作者跟她的老公)。
周末的时候参加了深圳站的线下微分享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时6个分享嘉宾在前面分享自己的生活与经历。在听他们分享的过程中,我对于“故事力”这三个字的感触更深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摄影小哥哥小刀。他个头不高,人很安静,手握相机,偶尔还带着一丝俏皮。当他站在台上,低沉而温柔的声音不急不慢地讲起自己拍摄纪录片以及给街上流浪汉做采访时,突然有一种魔力,让全场安静了下来,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的语言上。似乎也并不是很特别的语言和文字,似乎也只是很平凡的故事,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完故事之后心里有种感动。我想象了一下,同一个故事让我站在讲台上时,语言略显笨拙的我一定不会有这样的魔力。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白娜Echo姐姐,她的声音有些低音炮的味道,语速很快,但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像消音枪力射出的子弹,悄无声息地射中你的心里。短短的5分钟,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文字、视频创作者的困惑:为什么她写的每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没多少人喜欢看,但偶尔发的轻松娱乐的视频却好评不断?后来她分享了自己在读一本书的时候,体会到的感触:“太过上进,太过无趣。”她最后一句话说到:“只有当你自己活得舒畅,你的文字才会舒畅”,“活得上进,不如活得自在。”短短5分钟的分享,我听的津津有味,而且印象深刻。这又是另一种故事力的体现。
今天看了这本书的自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段话:“我和我先生Hubert Lin(林宏博)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发现很多华人技术能力很强,在职场上却拼不过美国人。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会讲故事。在工作中,我们做了100分,却只能讲出80分,人家做了80分,却恨不得讲出120分来,这个差距最终体现在薪酬和职位上。”这句话给我的感觉一语中的。boss曾经对我说过类似的话, “do not perform in a way that actually lower the level where you really are.” 无论是在讲述事情,还是在做事情,把你所拥有的、体验的、感受的用语言去展示出来它应有的水准,发挥语言的魅力,体验故事力的魔力。
day 23 0617
《故事力》第一章
这本书真的太有意思了,完全戳破了我心里的困惑。在过去的经历中,每当进行社交活动或者小组讨论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一开后就非常吸引,让人听得津津有味,也有一些人讲得内容似乎还不错,但就像干干的面包,听之无味。而我自己在讲话的守候,总感觉自己讲得内容缺了些什么,少了些吸引力。
书里面特意强调了“故事”禹“叙述”的差异。叙述靠的是走脑,要有理有据。故事靠的是走心,需要情感和联想、想象的能力。正如我们平时常见的软文广告,大多也是先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让你读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突然猝不及防来了一个硬广,但并不会让你感到排斥,甚至还有几份好感。作者提到“没人喜欢赤裸裸的事实,即使它是真实的。比起赤裸裸的事实,人们更愿意接受故事。经过故事包装的事实更能引起人的共鸣。比起直白的说教,通过讲故事透露出的信息和价值观,更容易让人接受。”我觉得非常形象了,我们大多时候讨厌干枯的讲道理,却不会排斥别人讲时候自己亲身经历,引出一个道理的时候。
今天看到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作者用了两个很好玩的小例子对比“数据”和“故事”给人留下的印象指数。作者先给观众讲了第一段话:“两条腿坐在三条腿上吃一条腿,然后四条腿进来了,从两条腿那里抢走了那一条腿。然后两条腿用三条腿打了四条腿,并夺回了被抢走的一条腿。”讲完这段话的之后,观众大多不记得了;作者又讲了另一段话“一个小伙子坐在一个三脚圆凳上吃鸡腿,忽然进来一条狗抢走了那个鸡腿。小伙子拿起圆凳打了那条狗,并夺回了鸡腿。”这一次,大多数的观众都记住了。
那么如何讲出一个故事呢?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只有“因为”+“所以”,并不能算一个故事——因为我想融资(目标),所以我想见你(结果),这只能算是一个叙述。那什么是故事呢?在“因为”和“所以”之间加一个“但是”,就变成了故事!这个“但是”就是故事所必备的转折、冲突、矛盾。无冲突,不故事,在这短短的三句话里,就有三个“冲突”。
day 24 0618
《故事力》第二章 故事影响他人背后的科学道理
读到第二章的时候,脑海里跳出的第一句话依然是,“这本书太有意思了”。
这一章开篇首先用了一个职场故事,讲的是一个能力很强但是英文能力不足的跨国公司工作的女孩得到的级别比起她的能力和贡献都偏低。作者对此打抱不平,但是她没有选择死乞白赖地跟美国人争论这个女孩的英语水平,或者拿黑猫白猫理论跟他们讲道理,而是讲了这个女孩在日本工作时的一个职场小故事,1)这个女孩与客户一个一个地沟通,她虽然英语不好,但日本用户的英语也没强到哪儿去,所以英语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特别有耐心和同理心,让用户感到被关注。2)她对系统特别熟悉和了解,所以她最后找到了一些非常巧妙的办法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还不需要额外把系统客户化,不但解决了大问题而且还没多花钱。通过这个小故事,作者无意间深深凸显的女孩的两个巨大优势,以及女孩对于未来印度市场带来的潜在价值,从而帮助她晋升了。
这里作者强调了故事重要性的背后原因——人们的注意力。很有意思的是,上次当我问到boss如何做决策的时候,boss提到了SWOT分析工具,保持理性,衡量风险等,这几个都属于理性分析。而在这一章,作者却提到,“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世界里,想要单纯靠数据和事实这种线性的分析去说服别人,且不说你能不能讲明白,就算是你讲明白了,在你讲的这会儿工夫,别人说不定早就被更有意思、更幽默风趣的人吸引去了。谁的话听起来更有道理,更有趣,谁就更有话语权,这就是不争的现实。”
其中我恨不得拨浪鼓式点头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决策者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大部分情况下会用直觉来填补这些未知。直觉就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思考出来的。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只不过是用数据和事实来证实自己的直觉。他们明明是用心做的决定,说出来的“走脑”理由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决定找个合理化的解释。>这种情形实在是太多见了。虽然我们经常强调在做决策时保持理性,但有多少时候,就是一个感性的触点让我们做出了决策呢!
一句话总结,为什么你不能打动别人、不仅能说服同事与上司?<因为你总想着用数据和事实说服他的“脑”,却并没有打动他的“心”。>
day 25 0620
《故事力》第二章 故事影响他人背后的科学道理
最近几天虽然每天只是读这本书的一小部分,但每次都有种惊喜感。
今天这部分,作者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故事比事实更让人愿意相信?作者提到:
1)故事更具有想象和推测的空间——因为结果是个事实,而过程是个故事。事实很难触发想象,而故事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之所以能对未曾发生的事物进行推测和判断,靠的就是想象。
2)作者提到了两种故事模型,一种是“画大饼”,一种是“挖大坑”。当你描述了一个员工工作能力很强的故事,然后提到这个员工没有获得应有的岗位时,会让老板产生一种遗憾感,从而实现“挖大坑”的效果。激发积极的联想是画大饼,激发对不利因素的恐惧是挖大坑。
3)决策都是带有“不确定因素”和“情绪”因素的。首先,决策基本都是带着不确定性的。如果一切都是已知数,很明显就只有一个选项,那就不算是一个决策了。例如我们平时在两个决策中很纠结时,列了各项优缺利弊后,最后很有可能还是因为一个小细节、小感觉而偏向了一个选择。但我们想要影响他人做出决策,就需要激发他的情绪而非仅仅依赖事实。并且作者提到,在职场上,我们常常说我们都是“对事不对人”,可是选人用人、升职加薪的时候,往往都是对人的。
4)听众更喜欢哪种方式?听众更能接受哪种方式?在这个角度,我突然想到为什么许多人“讨厌被说教”,以及“说教”这种方法的效果不佳了。作者提到,我们的每一个决策,无论大小,都是过去的经验、成长背景、习惯和偏好的综合体现,当你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就是在用自己的观点挑战别人过去的经验、成长背景、习惯和偏好,那谁会乐意?在这种情况下,好的故事能够树立一个鲜明的观点,但同时又不点破这个观点,没有去直接说服别人改变过往经历与想法。
day26 0621
《故事力》第三章 好故事的3大标准
今天依然是充满惊喜感的一章。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你在台下听别人讲故事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又或是,为什么有的人一开口,所有人的注意力便无法转移,有的人一说话却难以引起注意?这一章给出了3个答案。
1. 表达清晰——作者提到,一个好的故事,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把听众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然后润物细无声地传达你想要表达的观点。想要把故事表达得清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条主线,也就是说明你想要表达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什么来实现这个目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技巧: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高深或者抽象的术语,不用庞大的数据和精准的专业名称,而是借用修辞手法,比如通过类比、比喻这样的修辞手法,也可以让我们把复杂的概念变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复杂的问题,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例子:“如果我告诉你们我们过剩的水泥有多少亿吨,你们也都没概念。我这么说吧,如果用这些过剩的水泥来建高速公路,那么,这条路可以绕地球4圈。”
2. 激发好奇——作者提到,人类的大脑就是一只能量小猪,当没有外界刺激的时候,它就习惯性地进入舒适模式。所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不断制造冲突和出乎意料的转折,才不会让小猪缩回去睡觉。情节越曲折,故事越引人入胜,也就越有可能点燃听众的激情,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的屁股黏在椅子上。
# 认知差距——作者提到<美国著名的经济心理学家乔治·勒文施泰因解释说:“好奇心来源于‘认知差距’。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差距’时,就会产生对信息的饥饿感,这就是好奇心。”说白了,其实就是要给人制造十万个“为什么”和十万个“后来呢”。很多人的故事之所以讲得无趣,是因为他们太急于抖包袱、给答案,听众积累的好奇心还不够。>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要急着把答案说出来,要留足足够的想象空间给听众。
# 价值冲突——除了“知识差距”,好的故事还需要有价值观层面的冲突和挑战。人们感兴趣的一定是自己关心的且不那么容易理解的事情。
3. 引起共鸣——没有共鸣的故事都是“自嗨”。每个人其实都活在自己的故事里,如果你想让别人对你讲的东西有反应,那么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要有交集才行,否则你们就是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对话,没有任何联结。作者提到一个重要的方法,建立共鸣的第一点,就是要放弃完美的自己,通过故事去回溯自己曾经的苦难和脆弱。你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方法,才是对听众有用、有吸引力的。太完美的事物不一定能产生共鸣感。
Day27 0622
《故事力》第4章 掌握故事的6大要素,张口就可以讲出故事
今天作者更细致地讲了“故事力”的6大要素。
这本书看起来特别舒服,不费力,而且让我印象深刻,我想重要原因在于,它总是先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或者亲身经历作为引子,然后再用这个例子解释这章书的核心内容。
这一章里,作者先讲了她与丈夫在美国毕业结婚时的窘迫情形,引出了核心观念<婚姻的秘密是什么?我会说:“必须有同样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做自己。当两个价值观一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成了‘我们’。人生多有不如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去寻找方法克服困难。”>
1)作者提到,一个故事的6大要素:人物,背景,冲突,高潮,对话,结局
2)通常来讲,一个故事里至少会有两个人物,一个是英雄,一个是恶棍。当然这个恶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恶,他不过就是那个给你制造麻烦的家伙,比如贫穷
3)背景的占比——15%是一个相对不多不少的比例,即电影开始的前15—20分钟通常是用来铺垫背景的。假如你给老板做一个10分钟的汇报,那背景顶多占1分30秒。如果你给面试官用2分钟讲一个自己过去的经历,那背景顶多占20秒。
4)制造冲突与矛盾——在你的故事里,那些阻碍你达成目标或是威胁你的东西,就是冲突。冲突可以是环境跟你的冲突,别人跟你的冲突,或是你和自己的冲突。
5)好的开头——你也可以把故事的完美结局先抛出来:“你知道吗,一年之内,我从快被炒鱿鱼到升职接替了我老板,你猜发生了什么?”这样听众一下子屁股就从椅子上起来了,希望你赶紧说下文。
day28 0623
第五章《一明一暗、一虚一实的故事架构》
读到第五章的时候,突然感觉这一本书就像是一个故事,从大树干到主树枝到小树枝再到一片片的叶子,每一章都在不断细化、不断精细,给人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与感受。
1)故事的理性目标与感性目标——这章首先以给老板做汇报为例子,讲述了<如果你认可给老板做汇报其实就是一个给老板讲故事的过程,那么这个故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以听众,也就是老板为中心的目标,这个目标通常是需要拿出来在明面上说的,我们管它叫“理性目标”。另外一个目标,通常是以讲的人为中心的目标,也就是你想从中获得什么。这个目标我们通常不会摆在明面上,这是我们想让对方暗暗体会出来的,我们管这个目标叫作“感性目标”。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但“虚”的有时候比“实”的还重要!> 这两个目标的区别还在于前者注重事实,后者注重为听众创造出来的感受。前者用陈述就可以解决,而后者需要讲故事,故事才能创造感觉。
2)故事的明线、暗线与辅线——那怎么才能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同时兼顾理性目标和感性目标呢?这就需要你的故事有三条线:明线、暗线和辅线。
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其中最需要强调的是暗线,也是容易忽略的线。暗线:故事的暗线可以有很多种——有可能是故事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有可能是主人公在思维意识上的改变,或者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改变,这些改变像一条暗流一样在故事中涌动。但无论这个暗流以什么形态出现,它都是围绕着“情感”变化的,所以我们管这条暗线叫“情感线”。
3)讲故事的人的情绪的认知颗粒度是否足够精细——在描述情绪的时候,要尽量做到精准,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提高对自己情绪颗粒度的认知。我们需要提高自己识别和驾驭情绪的能力。如果你长期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感知,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刻意练习。
day 29 0624
《故事力》第六章 “和听众有关,让听众喜欢”的故事才能赢得人心
这一章提到,一个好的故事,需要和听众建立联结,而联结来自共鸣。通常,共鸣有3个层次:共同的经历、共同的感受和共同的价值观。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往往并不是成功的巅峰经历,而是那些令人懊恼的、沮丧的、悲伤的失败经历。如果你能在价值观层面跟他人产生共鸣,那么就建立了一种更高级的共鸣。
1)共同的经历——第一层,最简单的共鸣来源于共同的经历、背景、目标,所谓有共同语言说的就是这个。
2)共同的感受——第二层,更高级一点的共鸣来自共同的感受。比如,喜悦、愤怒、难过、痛苦。
3)第三层,最高级的共鸣来自价值观层面的共鸣。当你被别人的故事触动,或者对一个故事印象深刻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它与你最底层的价值观产生了共鸣。
如何引起共鸣呢?
1)了解——引起共鸣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对方到底关心什么,害怕什么。这里作者有一段话的内容很适用于做自媒体或者短视频内容<恐惧、焦虑、迷茫,这样的负面情绪,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当然,我们不是教你怎么靠贩卖焦虑和恐惧达到目的,而是让你知道,在讲故事的时候需要多换位思考,了解你的听众,知道什么让他们兴奋,什么让他们害怕,这样才能让你的故事切中他们的痛点,你的故事才会实现影响的目的。>
2)同理心——如果想要引起更深层次的共鸣,那就需要同理心的力量了。同理心指的是设身处地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体会他的内心感受,尊重、接纳并将它表达出来的能力。
# 那么,要怎样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呢?
1. 放下自己。共情的前提就是能够放下自己,如果你带着属于自己的认知、观点、评判、期待去看待他人,你是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共情的。
# 带着尊重的好奇心。不带功利,不带评判,怀着尊重他人的好奇心,能够让你在共情的过程中保持中立与平等的心态,也有助于和他人建立联结。
# 深度倾听。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深度倾听。除了听对方在说什么,更要听对方没说出来的情绪、感受、需求,这是共情的关键。在你进入深度倾听后,你的注意力是完全放在对方身上的,这时候对方完全能够感受到被你关注。
# 4. 核对验证。听到了一些信息之后,要使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联结才能被建立起来。
Day 30 0628《故事力》
第7章 故事的黄金原则:以终为始的故事框架,有的放矢地影响他人
核心观点:一个好的故事,一定是“以终为始”,倒着来构思的。你需要首先确定你讲故事的目的及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去寻找合适的能够支持你的论点的故事素材。最后构建出来的故事,就是你想要讲的,并且别人能够听得懂的好故事。
# 3个元素——一个好的故事应该有这样3个层次:表现形式、表现内容和价值观。
# 清晰但不点破——故事的中心思想固然重要,但好的故事一定是鲜明地树立了观点且不点破观点,让听众自己得出结论。
# 通过冲突凸显价值——价值观和内在动力,需要通过冲突和解决冲突的过程来展现。
第8章 来自好莱坞的秘密
核心观点:在设计故事的时候,可以用到好莱坞编剧的大绝招——冲突升级。在不断升级的冲突中,让故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更让听众和主人公的关系不断深化。所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冲突不能一次讲完,而应该像是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讲。冲突也不应该是平行排列的,而需要层层递进,大魔王一定要在最后才能出场。只有有意义、有共鸣的冲突,才能抓住听众的心,让他们欲罢不能。
# 故事中的关卡——总之,你要想让听众产生共鸣感,必须让他们知道主人公在追求目标的路上究竟卡在哪儿了?如果这个点不清晰或者你故事的主人公是完美的,那么故事中的冲突就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3个故事帮你建立信任
核心观点:“自我推销”这个词听起来好像不好听,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你自己这家公司的CEO,都掌管着“你”这个个人品牌,你不把自己推销出去,还指望着谁做呢?然而,人与人从陌生到熟悉,到最后能够建立某种合作关系,都一定会经历5个步骤:认识你,记住你,认同你,信任你,选择你。
# 一段关系能不能从“认识你、记住你”走到“认同你”——我们对他人的认同源于两个层面,外在的和内在的。只有这两层认同感都存在的时候,才能产生信任。任何一段能够走得长远的关系,都是靠内在的契合来支持的。
# 信任(trust)=资质能力(capability)×可靠性(reliability)×亲近程度(intimacy)/自我取向(self centered)
# 三种故事——
“我很牛”的故事——用故事彰显你的能力,低调地推销自己,让别人觉得你很牛。
“我为什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对方理解你的动机和心意,并且感受到即使面临变化和困境,你也是靠谱的,这个故事可以凸显出你的价值观和内在动力,让别人理解你为什么要做某件事。
“我的改变”的故事——通过分享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你让对方感受到你由此获得的学习和成长。这个故事是“潜力股”的标配,更是领导的必备,因为只有从经验中学习、反思、总结,一个人才能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