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冰岛
本文灵感源自五月天的同名歌曲《成名在望》,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中《只想一生跟你走》系张学友同名歌曲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有故事的街。在望路,是C市唯一的单行道。由西向东,咖啡馆、书吧、潮流服装、手作坊、酒吧错落有致,每一家店都在想方设法如何不动声色地,让你的钱包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6时32分夕阳如约而至,觅食党、遛狗官、夜班族陆续出没,抢着感受C市的夜间魅力。
看到了吧?那个戴着黑色渔夫帽,身着白色T恤深蓝牛仔裤的男人,他就是陈明。每天这个时候,他总是和他的吉他一起出现在“在望路886号”。
这个酒吧,也曾风靡一时。三年前,这家酒吧的前驻唱在一档选秀节目中拿了冠军,“在望路886号”也跟着火了,有大半年时间连吧台都要提前一周预订。
不过,这种热闹景象早就成了历史,随着酒杯的碰撞声一去不回了。现在的“在望路886号”,来的客人大多是中年人,下了班不着急回家,就三三两两地约着来听歌放松下。有客人调侃说,“在望路886号”早就不是酒吧了,它就是深夜食堂,实在饿了还能点个面。陈明倒是蛮喜欢酒吧现在的模样,接地气儿。
一年前,他不顾朋友们的奚落,拿出了所有积蓄又借了点钱,从原来的老板那里接手了这间酒吧。
“老板好”,手里拿着抹布的服务员打断了陈明的思绪。陈明回应了一声,把背上的吉他放在舞台一角。调音试音,准备歌单,架好麦克风,检查插线板,对于演出前的准备工作他总是一丝不苟。
陈明的朋友爱拿他开玩笑:“哎,我说你啊就是全中国最苦逼的酒吧老板。人家开酒吧,是大把的票子大胸的妹子,怎么到了你这,就只剩大把的瓜子壳。”也有朋友替他抱不平:“你懂什么啊!这叫情怀!毕竟这里还有他和某人的回忆,放不下也正常啊。”
陈明打心眼里感谢这帮狐朋狗友,没有直接直呼“某人”的姓名。
三年前的那些日子,偶尔也会在脑海重现。陈明回想了下自己有多久没见她,应该是她拿了选秀冠军,电视台的记者来酒吧做专题访问之后吧。
那是个阳光毒辣的夏日,“在望路886号”一反常态,在午后两点半就人声鼎沸。
酒吧老板那天格外开心,一边张罗着“伺候”记者和摄像,又嘱咐服务员和几位酒吧歌手“好好说话”,给选秀冠军当好“娘家人”。陈明不善言谈,加上当时也只是个兼职驻唱,根本没有说话露脸的份儿。倚在吧台边看着眼前谈笑自如的她,陈明的思绪不自觉地放空,他已经预感到他们的故事即将安静地落幕。
陈明和她的关系,全酒吧的人心照不宣。只是见多了前一晚你侬我侬、第二天各分西东的他们,谁也没有把这当一回事。
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都开始于多管闲事。
陈明回忆起他和她的第一次“二人世界”:那晚我负责打烊前的盘点,正准备拉电闸时听到了急促的呼吸声。借着微弱的灯光,我发现她坐在靠墙的那张卡座,右手抠着脖子面目有些狰狞。当时的我没有任何犹豫,上前一把拉开她的双手,大声喊到“你不要做傻事啊”。面前的她愣了几秒,赏了我一记暴栗,然后开始大笑。我一脸茫然,直到她解释说自己正在练声,才如释重负。
这个美丽的误会,陈明从没和任何人说过。就像他也没和别人说过,其实她以前出过单曲,那首歌叫《成名在望》。她那晚在酒吧练习的也正是这首歌。
“那一年的舞台,没掌声没聚光,只有盆地边缘。不认输的倔强,排练室的日夜,在争论,在激荡,以音量去吞噬无退路的彷徨。”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那夜的尽头可会亮,那成名在望会有希望,或者是,无知的狂妄。”
“我梦到当时,我们翻过墙,曼陀罗花沿途绽放,我们光脚越过人间荒唐。”
陈明听出了她内心的呼喊和不甘。
是啊,哪个音乐人不想有自己的出头天,不想走红毯不想开演唱会呢?每次这么一想,陈明就能够理解三年前的那场访问,记者嬉笑着追问她的恋爱状态,她神态自若的那声“我单身啊”。
很好,眼皮没有跳,不会被媒体抓到把柄,陈明偷偷地在心里给她点了个赞。
接手酒吧这一年里,陈明发现做生意不比做音乐,不是用心就能做好。店铺租金、酒水成本、人员成本、客单价、水电费,每一样都是洪水猛兽,怠慢不得。
“再不改革,酒吧就离关门不远了!”那位在互联网公司担任CFO的哥们儿提醒陈明。
看着眼前空空的座椅和满墙无人问津的洋酒,陈明心底清楚:一个月内,酒吧若是没有大额进账,他这个老板就得失业了。
这一年他唱了很多歌,他唱“当赤道留住雪花,眼泪融掉细沙,你肯珍惜我吗”,也唱“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唱多了别人的故事,渐渐地忘记了自己也曾有过去,忘记自己也曾是个逐梦少年,也是连滚带爬地,才从小村落的石子路走到了C市的在望路。
他想起了自己为她写过一首歌——《只想一生跟你走》,心头的热血再次燃起,陈明决定为这首原创歌曲办个民间发布会。
接下来的几日,陈明一直潜心练习,他的损友们也没闲着,嘴上说着“办什么发布会啊真当自己是歌手啊”,身体却很诚实地四处托关系找来了几位C市知名的制作人和媒体记者。
发布会当晚,“在望路886号”比以往热闹不少。也是,免费听歌、酒水畅饮,这样的好事在C市并不多见。台上的陈明有些恍惚,已经分不清台下哪些是熟客,哪些是生面孔,甚至连制作人和媒体坐在哪儿,他都无暇顾及了。
“共你有过最美的邂逅
共你有过一些风雨忧愁
共你醉过痛过的最後
但我发觉想你不能没有
在你每次抱怨的眼眸
像我永远不懂给你温柔…”
一曲唱罢,稀稀落落的掌声给这次发布会画上了不太圆满的句号。
制作人和记者们也早早退场,现场也没有人为自己呐喊打call,这些也都在陈明的意料之中。“还是不行啊,不是每一个酒吧驻唱都能成为歌手的”,陈明鞠躬感谢现场来宾们的到场,也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明天就找中介商谈转让酒吧的事情。
损友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陈明,自顾自地闷声喝酒,每个人脸上都有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喝空酒柜谁怕谁”的大义凛然。
清晨的阳光透过卷闸门的缝隙,用自己的方式叫醒了横七歪八的五个男人。
“哎,陈明!你们快看!不得了了!快来快来!”,这一声尖叫让所有人睡意全无,凑近这位噪音源看向他手中的手机。
陈明的歌声从手机的视频里传出来,有些许颤抖又带点温柔。“昨晚有人录了视频发到了网站上,你看,现在转发一万五,评论三万七,点赞都五万多了!臭小子你火了啊!”朋友从背后给陈明来了个大大的拥抱,陈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任由他胡闹。
“火了?是我吗?我真的做到了吗?”陈明还是不太相信这从天而降的惊喜,直到看完微信上收到的祝福信息。“恭喜你啊!”“太好听了,没想到你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啊!”“天生歌手!给你点赞!”“明哥,苟富贵勿相忘!”……
音乐圈,也是个势力场。
一旦有了些名气,各种采访录制邀约不断,以前想要的一切都会向你走来。陈明就像是三年前的她,经常早上还在C市的电视台录制综艺节目,晚上就在另一个城市的直播间回答“是什么让你走上音乐这条道路的”,合作的明星一个比一个大牌,他也渐渐地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一夜成名”。
这样的奔波兜转,一直持续了近半年。有一天凌晨,忙完工作的陈明没有回公寓,而是去了“在望路886号”。看着熟悉的吧台变得陌生,有一个想法在他心底慢慢落定:回来继续当他的酒吧驻唱。
卸了眼妆、脱下礼服、换上泛黄的白T,久违的笑容才慢慢地在陈明脸上蔓延。
几个月后的一天,陈明看到一则新闻:“前选秀冠军、知名女歌手宣布退出演艺圈”。媒体争相报道、众说纷纭,有的说她隐退是要嫁入豪门,有的猜测她身患重病,还有的说她因性格问题在公司受尽排挤。
当天晚上,酒吧来了位奇怪的客人,大晚上的戴着口罩和墨镜,一进门就要求服务员给她安排靠墙的卡座。在吧台擦洗酒杯的陈明抬眼一看,过去打了个招呼:“来啦,照旧吗?”客人点点头。陈明转身吩咐调酒师给客人上一杯Dry Martini。
走上酒吧中间的演出台,拉了把高脚凳坐下,把麦克风调到下巴处。伴随着第一个Em和弦,陈明的声音在嘈杂声中若隐若现:“找一个和弦开始唱,那故事遗忘的时光,起点是那平凡的成长……”
台下的那位客人双手掩面,墨镜下的那双大眼睛闪着光,一言不发地注视着台上 的陈明。四目相对的那些瞬间,喧闹的酒吧像是被魔法师按下了静音键,空气中流转的是无声的“好久不见”。
还有两人没有说出口的“成名在望,那又怎么样?我只想一生陪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