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趣班之冰火两重天。
时下兴趣班在报名普遍火热的同时却伴随着普遍的坚持太难,甚至在部分孩子的“兴趣班”不但没发展出兴趣还反而变成“兴趣消灭班”,而真正到初中以后面对升学压力还能长期坚持上兴趣班的孩子并不多,有太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兴趣班该不该坚持、如何做到坚持的问题上头疼不已,今天我们从兴趣班的本质出发,来探讨兴趣班学习过程中,坚持或放弃的理由应该是什么,以及不同阶段的坚持有什么不同的目的 。
二、兴趣班本质探讨
笔者个人认为,兴趣班的本质(或出发点)应该是去探索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为什么呢?
第一条原因是,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学问或艺术最好的老师,一门学问或艺术要想达到精通程度,多数需要个十年八载以上的积累(以掌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短训班如游泳之类项目除外),而想要长期坚持显然需要浓厚的兴趣或天赋的支撑,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靠咬咬牙坚持个十年八载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当然,如果是以入门(或业余)式的“多才多艺”、随便玩玩(体验)等为目的,那另当别论,但是学过和入门,入门和业余,业余和精通,每个阶段都有本质上的巨大差别,入门(业余)者永远都体会不到精通者的那种乐趣和成就感。而且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问题,如果没有培养出兴趣,可能想达到业余状态都很难。比如有的家长指望孩子学一门乐器作为将来工作之余的放松方式或生活上的一项乐趣,一般如果没有达到业余状态,只是学过或简单入门,恐怕长大后很难有兴致能够去不时把玩的。
第二条原因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发挥出我们的天赋,才更容易坚持并走向成功。古今中外有太多的天才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天赋如果被找到并被得以好好开发,那成就是相当可怕的,这里我们就不提供案例和展开叙述了。
三、 以兴趣和天赋为出发点的兴趣班学习过程(阶段划分)
1、初步选择阶段(阶段一):以兴趣和天赋为出发点的观察、试听和报名。
在不过多限制孩子日常活动的情况下(前提是保证安全)仔细观察孩子,找出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天赋,根据孩子相对更兴趣和更有潜力的方向来试听和报名兴趣班。注意辨别孩子对于一个事情产生注意是源于短暂的好奇心,还是源于真正的兴趣和甚至是天赋(以后的文章会讲到它们的判断依据和差别),因为八九岁前的孩子对大部分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我们不能轻易因为孩子表示喜欢就认定是兴趣甚至是天赋,而是基于家长自己有个合理的判断标准并进行足够的观察之后而做出的客观判断。这个阶段一般会以兴趣和天赋为出发,选择两门左右(最多建议不要超过三门)真正想让孩子深入学习的兴趣班,作为培养种子,以便于在未来(阶段三)有一定的兴趣班数量供终极筛选和取舍。
2、初步坚持阶段(阶段二):不随意放弃,直到乐趣出现。
孩子开始进入兴趣班正式上课后,宏观把控好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影响要素,包括兴趣班数量、机构、老师、学习资料资源、上课频率、教学进度、练习时间、展现(指表演和比赛等)、压力控制、孩子的惰性控制等,让孩子能顺利坚持到入门并真正享受到乐趣。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各种困难,破除各种不恰当的放弃理由,无论如何让孩子坚持到乐趣应该出现的时候。如何控制这些影响要素,在后续的文章进行展开。初步坚持阶段,要注意此阶段“常常是因为没有足够坚持而而未出现乐趣(兴趣),而不是因为没有兴趣而不能坚持”,乐趣(兴趣)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出现和不断增加的。这个阶段还要注意,此时孩子的毅力还没有那么强,孩子有时候说不感兴趣或不想去,可能是只是因为惰性(吃不了苦),未必是因为缺乏乐趣(兴趣),家长要注意观察和分辨,进行适当的疏导和激励。
3、取舍和长期坚持阶段(阶段三):因充足的理由而大胆取舍,并为充足的理由长期坚守。
如果孩子对于某兴趣班,已经坚持到了乐趣(兴趣)或天赋理本应出现或爆发的阶段,排除惰性因素孩子仍然没有兴趣(乐趣)、没有比较优良的表现并不止一次表示要放弃,那我(个人观点)会选择果断放弃,因为此时放弃有足够的理由,人一生精力有限,为了不感兴趣或没有天赋的事物勉强苦苦支撑,更多时候只是浪费精力和真正的天赋;但如果孩子已经有优异的表现并一直乐在其中,哪怕是将来要面对初高中的升学的压力,我也建议不要随便放弃,因为只有真正热爱的东西,才能真正焕发出我们生命的光彩,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孩子通过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习方法等去解决问题。
四、小结
总之,我们要让兴趣班回归应有的本质,将学习兴趣班的出发点放在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上,让孩子找到那个一生的热爱,孩子的生命就有可能因此绽放更大的光彩!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就不需要在要不要“坚持”的问题上纠结,因为坚持还是放弃都有了一个更充足的的理由;以此为出发点,因热爱所在,必能长久,长久所在,必有真才实学,也必将获得终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