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微信“朋友圈”两个月,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生活

“告别朋友圈两个月,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生活!”这是又一次见到闺蜜时,她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朋友圈是个好平台

朋友圈是个记录生活与心情的好地方

多年以前,微信刚刚开始使用,也才有朋友圈这么个玩法,闺蜜就已经早早站在潮流的尖端了。看着她乐此不疲地在朋友圈发照片,写文字,分享美景美物,我竟不知道,她做的这一切,在不久后成为了一种时尚。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朋友圈晒美食、晒生活、晒萌娃、晒宠物……晒一切可晒的事物。一时间,几乎微信里的所有好友都开始了“圈中生活”。甚至,想要了解一个人的近况,不用打电话,不用发信息,翻看他的圈儿就能知道他的生活。

对于发圈的人来说,朋友圈是记录生活与心情的地方。对于看圈的人来说,朋友圈是默默关注他人生活的平台。

朋友圈开始变味儿

微商的兴起,让朋友圈开始变味

随着微商的兴起,朋友圈渐渐变得不那么纯粹了。有人说:如果有个你很久都不联系的人,突然加你微信,要么是他要结婚了,要么就是他做了微商。

我就有过类似经历,一个大学时都没怎么交流过的同学,某一天突然通过共同的大学班群加我,我同意之后她发来的第一信息就是:老同学,好久不见,看到你有种家人的感觉。多么热情却又虚伪的开场白,我们曾经连话都没说过,大学时见面都不曾打招呼,何来的“家人”感觉?于是,我默默点开她的朋友圈,圈内全是化妆品的广告,于是我就明白了。

空闲之间,点开朋友圈就是以刷屏方式出现的清一色的广告,吃的、用的、玩的,无所不发,无所不卖。那些你想要关注的某个人的近况与动态都被广告所淹没。

渐渐地,朋友圈成了“大卖场”,无处不充斥着商业味儿。有人说,朋友圈开始变味了。

朋友圈变身工作圈

通过微信工作,朋友圈不再是“朋友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少单位开始建微信群,甚至单位有大群,部门还有小群,完成项目的有项目群,通知事情、安排工作、汇报情况全在微信群里完成。

你的微信里加了越来越多的同事,甚至加了很多通过工作认识的“陌生人”,那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内心的小欢喜小忧伤,甚至是些小吐槽,你不想让更多无关的人看到,于是你开始设置分组,你想要屏蔽某些人,又想让另一部分朋友看到。

可是,偶有时候,你会发现,你想要屏蔽的人,竟然和你的朋友认识,而且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挺不错,这可就糟糕了。当他们在一起突然谈论起你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发现他被你屏蔽了的事实。无形中,这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与矛盾。

朋友圈互动很麻烦

朋友圈里互相评论点赞,一不小心却成大麻烦

在朋友圈发自己的心情与生活,对有的人来说是记录,对有的人来说是分享,对有的人来说是“秀”。秀恩爱,秀成就,秀萌娃……对一部分人来说,朋友圈里的“秀”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偶有一天,你因为发圈的人太多,一不小心看漏了他发的内容,但又给另一个朋友点了赞,从此,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矛盾的种子,他会想:为什么这人给别人点赞,却不给我点,是我做了什么事得罪他了?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如此,有一次我忘了给她点赞评论,她二话不说直接把我给屏蔽了。当某一天我很想看看她的动态时,竟看到她的主页是一条横线,我只是觉得好气又好笑,不就一次互动吗,至于吗?

再见,我的朋友圈

“告别朋友圈,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生活。”

我本是一个不太爱发朋友圈的人,偶尔翻看一下,偶尔也会评论一下别人的动态,甚少发自己的动态。但闺蜜不同,不论什么大事小情,她总爱往朋友圈丢。

旅行的路途中,看到美景,她喜欢拍下来,发到朋友圈分享;萌娃可爱的一刻,她喜欢写下来,发到朋友圈纪念;吃美食的时候,她喜欢拍下来,发到朋友圈“放毒”;对某件事情有所感悟的时候,她喜欢写下来,发到朋友圈记录……

看她的朋友圈真是一种享受,图片修得精美,文字清新隽永。

可是,闺蜜说,朋友圈发得久了,她觉得很累,似乎太在意网络而丢掉了本来的生活。原本可以用眼睛去细细欣赏美景,她却忙着拍照发圈;原本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她却忙着记录;原本大餐来的时候就可以大快朵颐,她却要先拍美照,各个角度拍足拍够才能动筷。

生活首先是自己的,本不用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毕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发朋友圈原本是用来记录生活的,然而,久而久之,却成为了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平台。

你多不喜欢的一个人,你一直以来多么讨厌他的虚伪,但在朋友圈里你要夸赞他的思想夸赞他的生活,要假装和他很亲密很熟悉。常常地,你会看到一幕又一幕地假装大戏。假装喜欢,假装夸赞,假装讨好……真实的脸庞上戴满了面具。

当意识到发朋友圈、看朋友圈已经影响到自己生活的时候,闺蜜终于卸掉这个包袱,一改往日凡事先往朋友圈丢的习惯。不发、不看、不互动。两个月的时间,她让自己慢慢淡出这个圈,她重新拾起了阅读与写作的爱好,开始对烹制美食感兴趣,开始把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用来陪伴家人。

“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生活。”说这话的时候,我看到她满面微笑,乐活轻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