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越多,就越难下笔

坚持写东西是上大学后,开始只是为了记录大学多彩的日子,后来更是心血来潮地申请了微信公众号(diyilan0101),走上了“推送”之路。

就这样越写越多,内容也逐渐由心得体会写到了时评,用文字记录点滴、表达情感成了我大学里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却有种真切的体会:写的越多,就越难下笔。


写的越多,我便越觉得下笔太难。好写的主题似乎被我写完,流水账的文字、单一的句式,自己都厌烦;

写的越多,我便越想清晰地表达那抑制不住的万语千言。流畅的文字让人神清气;自己都不满意的文字是不可能打动他人的,若是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对于我来说则是种特殊的折磨;

写的越多,我便愈发觉懂得太少。写的多了,看的也多了。每当看到那些引人入胜的标题以及层层深入、有理有据、给人启发的文字时,我都十分钦佩与羡慕……

这些曾让我灰心,甚至一度就撂挑子不写了。但文字终究是有魔力的,它总是让我继续前行。


写的越多,我便修改得越多。

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这样的做法值得学习,令自己满意的文字往往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最初,我只是匆匆地将文字过上几遍,把错别字修改好就结束;

后来,从标点、错别字、句式再到内容,一篇文字修改7-8遍成为了常事;

就这样,修改成了习惯,不满意就修改到满意为止。


写的越多,我便读得越多。

公众号上,遇到喜欢的文章便打印出来,觉得不错的内容就做好标记,将体会写到一旁,读完后再抄录下来;

灵光乍现时,我就立刻记录下来,再用一周或者更久的时间去实现它;

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有深度、有思想,我选择去阅读。写作可能没有太大的进步,但我明显感到更踏实了,也更安心了。


写的越多,我便越明白:令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定是好文章。

生日那天的《生日这天谈爸妈》是我最满意的文章,那流转于笔尖的是情感,是愧疚,更是难得的放松;


《从赵德汉说起》是我看过《人民的名义》后深刻体会的总结。

为了写好这它,我把“赵德汉”和“侯亮平”的经典对话摘录下来,并搜集了很多 “贪污腐败”的素材;

我简单地写了个提纲,确定了从“赵德汉”说起再谈到诱惑的主线;

为了安静,我躲在图书馆的角落里,关掉手机只图思路流畅……

我也因此明白了,好文一定是积累和细心准备的必然结果。


大二暑假回家前完成的《今晚,和师大短暂地告别》是我大学过半的心声。

那天中午我突然发灵感:在回家前,我一定要总结下这两年,不然会不踏实。

4小时里我专心致志只为写好这篇总结,现在都不得不感叹:那时的时间过得真快啊!自己的效率也蛮高的啊!

所以,跟着心去写准没错。


写的越多,我就越难下笔。虽然难,但犯其至难方能图远。

可能我还是文笔很差,但我想:令自己满意的文字一定是最好的文字,这样的文字不用多,精心雕琢总会有一篇的,你说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位老师父考验小和尚道:“如果有两棵树,一棵杨树,一棵红松,你会选择哪棵?” 小和尚坚定道:“红松!” 师父又问:...
    卿若安阅读 3,199评论 0 0
  •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学...
    Applestar英语老师阅读 1,202评论 0 0
  • 常规方法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Odd(int i){ return i % 2 != ...
    凡凡的小web阅读 3,942评论 0 0
  • 这两天心情很复杂。一边是对爸爸的病情的揪心,一边是家里人团聚的欢乐;一边看着爸爸哭,一边跟着大伙一起玩闹;一边流连...
    _荷包蛋_阅读 2,405评论 1 0
  •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些许的压抑,当这部电影被定义为喜剧电影时,或许和我一样的人,准备好嘻嘻哈哈,但是,当这部电影演...
    小黄人爱吃豆阅读 1,2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