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考拉
有孩子在周记里写到:初三真的很痛苦,很压抑。没了初一初二时的自由,每天面对的总是一张张的卷子,一摞一摞的复习资料,还有一次次的考试。老师一个个表情严肃,如临大敌。我们疲于应付,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是,还得坚持啊!
我想,若不是写给我看,她肯定想再加一句——去你的中考!甚至更加解气的话。
看完孩子的周记,担任毕业班教学这几年的点点滴滴不停地在脑海里来回放映。有五点多钟教室里就亮起来的灯,有深夜里被窝里透出来的光亮,有孩子熬红了眼睛,有明明很想睡但却硬撑着听讲的倔强,有睡着在花园里手却依然保持着翻书动作的坐姿,有下课铃声响起瞬间睡倒一大片的课间,有孩子们的快乐的笑声,也有模拟考试考砸了时的泪水。
如果你也参加过升学考试,那你一定被寒冬凌晨五点的路灯指引过,你一定有过趴在书桌上睡着了一觉醒来腿脚麻木一动也不能动的夜晚,有过和自己死磕的倔强,也一定有过无数个想要松懈的念头,但却一刻也不敢松懈。似乎总有无数条鞭子催赶着我们前行,可一转身却只有长长的影子。而这些都是毕业班孩子的日常。
有时候总会忍不住地想:他们还只是孩子呀!
刚开始带毕业班地孩子时,只觉得孩子们太苦太累,总想着要给孩子们多点玩耍放松的时间。然而,在学霸君线上一对一辅导的那一年,刷新了我对努力的认识,也刷新了我对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认识。
记得,有一个广东男孩,他其他科目都好,只是物理的成绩不尽人意。每个星期六的早晨六点,他便准时坐在电脑前等着我上线,遇到要外出参加一些活动时,就会更早。大年三十那天,他发消息问我,能否下午给他上一节课。我诧异地问他:“年三十不应该好好去玩么?”
他说:“我认真想了一下,接下来的几天得去拜年,只能趁着三十下午的时间好好再补一补。”
还有一个新疆的小男孩,他并非天赋异禀的孩子,但他喜欢和自己死磕。他每天晚上都要学习近两个小时的物理,每次他都要求我给他一些有难度的题目。每一次考试他都开心地告诉我,老师我又进步了,或是老师我考满分了。我和他妈妈交谈:孩子这样是不是对自己太狠,太累了。他的妈妈说:“我们也知道,只是他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所以很拼,让他自己慢慢消化,有些事他得自己消化。”
还有那个令人心疼的吉林女孩也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发育期的孩子体重难免偏重一点,可这却给原本就不擅长体育的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每天晚上八点半下晚自习后,爸爸妈妈都会陪着她去跑步,然后一进门就坐在电脑前开始线上的辅导课程,如此这般地一直坚持到中考。
遇见了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之后才突然发现:你以为自己足够努力,可在一些你看不见的角角落落,总有人比你活地更努力,而且是从小就开始的。
自此以后,再次面对自己的学生,我时常会感到焦虑,更多的是担忧。有人统计了往年的高考状元之后感慨:高考,从表面上看是高三考生的一场知识竞技。但本质上是考生背后父母综合能力的比拼!和很多孩子及家长相处过之后,不得不承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的这些孩子大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那个班级里读书,他们谈何拼父母?可是,这些孩子总有一天是要和那些家境优越又格外努力的孩子争得那同一所大学的椅子,或是争那同一工作岗位得!他们得多努力才能跑在前面,赢得那一席之地!
我担心些孩子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大浪淘沙,怕他们最终活成了那一滩的淤泥。我怕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当人们从机械化或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被解放出,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时,他们却面临着无处就业的痛苦。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幸福。可是,每一次的时代变迁中,总有一些人被抛弃。我怕那些不努力读书的孩子们会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成为这个时代的弃子。
也因此,明明知道他们很累很辛苦,知道他们爱玩,知道他们爱自由,但我却时刻鞭策着他们,让他们不停地奔跑,让他们禁锢自己的天性。我得是多坏的人!可是,我们不敢停!当我们停下来时,世界却在拼命奔跑,竞技场上没人会等着我们。
我们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一直高呼给孩子们减负,可是这负担如何减?谁来减?何时减?能否有一天,我们真的不再用一张试卷来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能否有一天,我们不再以成绩论英雄?
我渴望,有一天,整个世界可以慢下来。渴望世界能多给孩子一点成长的时间,让他们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是生动的,丰富的,快乐的。而非一路走来都是各种的辅导班,各种的考试竞赛,各种的无奈和压力。他们需要快乐的童年,需要多愁善感的花季雨季。
想跟所有备战升学考试的孩子们说:其实,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面临着隐形的对手,每一次的考试如同狩猎。从小学到大学,从中考到高考及国考,狩猎的人越来越大,可是猎物却越来越少。不管你一出场就手拿猎枪,还是只有长矛短枪,或是只手空拳,可是最后拼的永远是你狩猎的技艺,而我们一路的学习和成长都是不断修炼自己本领的过程。
愿你拜师学艺的道路上,能潜心修行,习得一身的本领,待他日逐鹿考场之时,箭无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