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否有边界呢?这需要是一个问题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问题,也许是因为无知,也许是因为无所谓,也许是看不到尽头的无奈。但是对于我来说,知识有边界吗?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定义相当宽泛的定义,大到宇宙的真谛,小到思考的本质,这些都是可以称之为知识,“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如果以生命来衡量的话,我们一生都无法追求尽知识的力量,于是对知识怀有敬畏便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人类的心智并不是一台计算机,生来就是用于储藏海量信息的。我们的心智经过演化成为一个懂得灵活变通的问题解决专家,学会只提取最有用的信息并举一反三地应用于新情势,引导我们做出决定。于是,个人极少耗费大脑资源储存细枝末节的信息。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这是最近看的一本书里面的一段,回顾过往时光中,我是如何学习的呢?我从来只关注学习过程中思想过程以及学习结果中的思想方法,也不关注学到的知识里面的细枝末节,好处是,我可以把学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内容然后从新演算一边,坏处是,我无法去向别人论证我的方法,因为这些是我的,我表述的方式也是我的,哪怕这些东西是对的,但是我依然没有办法去证明我是对的。这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总是自己一个人探索的时候是可以走下去的,但是一旦当我不再是一个人,一旦当我需要拓展知识的时候,我尽然无从去清洗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知识体系,过去的傲慢终究还是打击到了我。于是,当我意识到这个现象对我造成的困扰之后,我就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来,否则继续走下去,难关会越来越多。
过去几个月的阅读内容
本来在去年年底(即2017年)的时候,打算写一篇过去一年的总结的,但是写了一半,戛然而止,写不下去,这就是对那段时间自己心态的完美总结,在仔细思索了两个月后,虽然中间也让自己放纵了一段时间,我决定在年后(今天是2018年2月26,节后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写点儿什么东西,否则郁积在心中又会被我拖延下去,了无尽头。本来打算分好几篇文章来写的,但是最近两个月读的几本书,都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把他们变成一篇很长的文章,所以就简短地介绍一些自己看完这几本书之后想到的一些问题吧,后面想到了不错的主题再单独另开一篇文章吧。
今年1月份,看了两本书,一本书是《繁荣的代价》,一本书是《以读攻读》。
第一本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繁荣所导致的通病,通篇提供的都是描述繁荣所引发的现象,我原本以为,我会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儒家文化的思考,但是很遗憾,他只举了一个日本明治维新的例子,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依然保存了大娘原本的文化,观察现象本来就是好的,虽然本书没有提供关于这些现象很深入的探究,但是总结观察到的现象也的确是能够帮我们去引发思考。繁荣的通病总是有那么多,比如繁荣导致低生育率,低生育率导致人口减少,人口减少之后就需要移民来填充,移民多了之后就无法保持国家民族的向心力,虽然这个现象貌似在我们过往的岁月里出现的少,但是这就是繁荣有可能导致,比如日本现在的人口就在减少,但是他们没有奔溃,有关键的一点,觉得应该是因为移民少,所以民族的向心力还在,虽然青壮年的劳动力减少,但是经济增长的点依然存在,所以他们现在依然是GDP第三。所以关于我们自己今后的走向,是否有所启迪呢?再看。
第二本书是一个英文教授但汉松写过的一些书评,然后出了一个总的合集,写的蛮不错的,关于文学理论方面于我而言可能也就是稍稍涉足一下吧。
2月,很遗憾,只读完了一本书《春之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现代的开端》,因为过年回家,所以补了很多旧番,比如《少女终末旅行》、《狂赌之渊》、《东京食尸鬼》、《野良神》,不再次赘述。
《春之祭》,原本是一部芭蕾舞剧,首演于1913年(也就是第一次大战的前一年),当即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褒奖,批判与内省就成了一个现代艺术的一个巨大引子,德国的宣战也不是为了侵犯别人的土地,只是为了防御别人的进攻,并且打击英法(是那种瞧不起的争斗,而不是为了攫取利益),他们相互鄙视,但是也会有在开战后相互跑到对方的阵地去庆祝圣诞节。这就是一战,存在主义,虚无主义,达达主义,一切关于现代主义的开始都来自那个时代的斗争中,一战结束后,英国的工党开始强大起来,很多我们现在所熟悉观念开始诞生与演化,德国极权下的无政府主义开始生根发芽,开始有了法西斯主义,开始有了二战。历史总是有迹可循的,历史总是背离我们,也总是在影响我们,我们究竟是不是还要走一样的路呢?我们现在这个国家不是和二战后的德国的政府形式很像吗,也许只是我才疏学浅,看不透吧。
关于职业发展的问题
除此之外,便是关于现在自己的职业生涯路怎么走的问题。我究竟要做什么,如何做,没人会给我一个良好的回答,这个回答究竟是什么,每每想到这里我就宁愿停笔不写,可是问题依然还是存在的,并不会因为我不作为就不存在了。
互联网是什么呢?在我的理解中,互联网本质上是人的连接,打破这种连接,缔结新的连接,这就是互联网。要做好一个互联网产品,产品、技术、运营、交互设计,缺一不可,现在已经过了随随便便就能获取大量用户的时代了,这些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做好一个公司呢?公司的组织架构、薪酬体系、舵手的魄力与远见、合适的工作氛围,这些东西能够帮助公司走的很远,做的很大,究竟该如何去做,做到何种程度,依然没有一个思考的结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远行。如何才是一个良好的做事方式呢?期望管理、问题分析方法等等,又有那些是适合我自己的呢?说到底,于我而言,这些东西还是不存在一个是否合适的问题,因为能够完全由我决定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如论如何,走下去,也便只能言尽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