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rait’, “写真”和你的“朋友圈”

历史上有一种非常棒的东西叫 'portrait' , 它从人类古老的绘画传统过来。

英语中的这个词,从古法语过来,原意为“paint”;而其中的 trait 颇有意思:在文艺复兴期间(1561年)意为  "line, streak, feature",到了18世纪中叶(1752年),变成了现在更为人熟知的 "particular feature, distinguishing quality" . 为啥会有词义的转变呢?因为过去在画肖像画时,画家所画出的每一个 line 和 streak 都要留下他所画之人最具代表性的影像。你要知道,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想要把自己的影像留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稀有的事。人一辈子大概画三两张就很了不起了,还得是贵族才能有这个机会。所以啊,画者需要画出最能够代表他所画之人的那个表情、那个光线、那个模样、那个态度,还有那个人格。所有这些都要画出来,它才叫 portrait。因此,你可以看出来,portrait 对被画之人的要求也甚高,需要他们在作画时端庄而坐,要特别努力地把自己灵魂中最真的那部分展现给画者。

后来,人们发明了照相术,但它仍是一个 portrait 的精神。这点可在日语里找出佐证,日语的“写生”指人物的素描,绘画。“生”可理解为生命,写出生命;而利用现代拍摄技术得到的照片被日本人称为“写真”写进真实。20世纪初,照相术刚刚传进日本,天真的日本人对这个魔术般奇幻的技术无比热衷,并且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照片比较重要还是真人比较重要?他们就产生了一个很奇怪、我们今天无法理解的概念:日本人认为人要努力地想办法活出照片那样的纯粹。因为他们认为照片把人身上的所有杂质、偶然都拿掉了,它显现的是在某一个特别重要的moment里,最纯粹需要别人辨识的你,而不是真实的你。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追求,或是一个很重要的刺激,仍是要思考并且践行如何活得像照片里面的人那样美好。

现在,我们来谈谈你手机上的朋友圈,它的英文也叫 moment, 但很抱歉,我要直说我的偏见:portrait 的那个传统已然消失,我们亦不再需要那份努力,去活得像照片里那样美好。一个“美颜”可以非常方便的把我们身上的杂质和偶然统统拿掉,我们不再需要那份努力,我们不再需要那份追求。

真实的你和朋友圈的你之间,只差一个免费的 app,和一根拇指,而已。

最后,希望我写的,都是错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是鹤卷和哉、平松祯史 2008年在GAINAX面向其动画员工展开的动画讲义 跟 今石洋之、村田康人、大塚雅彦 ...
    加刘景长阅读 5,587评论 0 1
  • 最近因为一直忙于比赛事情,每个星期都要上课,甚至晚上有时也会磨课,很晚才回家,刚好家婆也回老家,所以基本很多家里的...
    燕之秋阅读 1,661评论 2 1
  • 一般组件的核心代码放在Classes目录中,而图片存放于Assets目录下,如图所示,拖动部分图片到Assets中...
    Daniel_you阅读 8,592评论 3 6
  • 1.海明威 你觉得海明威是这样的,那其实他也是这样的 年轻时候的海明威,证件照简直帅出了天际,有没有? 2、乔布斯...
    d5dcf16cd479阅读 4,760评论 0 1
  • 大雁别秋空中鸣, 树木迎冬叶归林。 梅花笑雪奈吾何? 凝寒独放把春迎。
    王成元阅读 3,582评论 10 1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