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恨,感郎独采我。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桃叶渡在城南,是秦淮河和青溪合流的古渡口。

春风十里,如此温柔的季节。初次经过渡口时,正是那无意间的一瞥,桃叶渡一段佳话自此而来。

桃叶正是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王献之住在十里秦淮河畔的乌衣巷。相传当时的桃叶渡水流湍急,稍遇风雨,翻船之事时有发生。王献之对桃叶常常往返两岸十分不放心,每次需亲自到渡口相送,还作歌数首吟唱,桃叶渡由此得名。

生活中不仅有烟火,还有一些爱情里本该有的美好模样。

才子佳人的这段美谈却是来此地之后,查找渊源而得来。孤陋寡闻的自己,当时并不了解这些,竟然思索桃叶难道要比桃花还美丽?如此看来,此桃叶绝对是美丽的,有情人的眼中,其他皆是不入眼的。

如今的渡口已无当时的模样!早已修建了桃叶桥,木桥也变为石桥。石桥的两端,不知是谁,放了鸟笼,有鸟儿的相伴自然是好的,只是委屈了鸟儿的自由。两岸河房雕栏画栋。河水没有了往昔的张狂,化为温柔的小河清水。两岸的杨柳依依,倒是有些旧时光的感觉。两三棵山茶花,花苞点缀枝头。

也许,现在的春光里,也曾经住过那么多的相似的情景。清溪小路间秋草,桃叶长桥依夕熏。

抬起头,闭着眼,空气中的香气,仿佛带领我们飞进另一个时空。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漂泊的船上有着淡青色的衣的女子,向渡口挥手告别。

那挥手的姿势是自古至今,熟悉的模样和那恍惚熟悉的神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