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去了不少地方,只要有闲暇时间,感觉好象努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旅行,在行走中感受美好,然后这些美好又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动力。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健忘,旅行中印象深刻的场景,触动心灵的点滴,希望在记忆消失前,把它记下来,用这种形式。
这次旅行因为有了爸妈的参与,仿佛有了更多的意义。父母本来并不想出来,只是拒绝不了小朋友的盛情邀请,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是随时可能风雨大作的危险地带,只有祖父母才是风平浪静的温暖港湾。所以近年在面临升学压力而我们却经常缺位的情况下,对祖父母的依恋更是与日俱增。说来也是惭愧的。
这次选择的路线是福建漳州南靖的云水谣、土楼和厦门市区、鼓浪屿五天高铁游。主要是方便、舒适的原则。找了携程的定制游,兼顾了节省我自己做攻略和自己预订车票、酒店、门票、用车的时间,又可以有些个性化的安排。但是实践证明完全不做功课的旅行是行不通的,当导游给你介绍土楼有永定土楼和南靖土楼之分,南靖土楼又有ABC线之分,土楼又有土楼王子、四菜一汤、东倒西歪楼和和贵楼、怀远楼、裕昌楼之分时,你会彻底晕掉。
于是临时抱佛脚,坚持选择了山路十八弯的田螺坑土楼群,这个曾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误判为大型核基地的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因为从高处往下看,四个圆形,一个方形,大概只有拥有如此深厚饮食文化的民族,才能取得出这么接地气、让人过目不忘的名字。土楼群气势磅礡,还是很震撼的。
恰逢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打在土楼上、梯田上,就象给大地上了色,金黄金黄的,很好看,也最爱这时的光线,自带美颜效果,每一幅都象油画一般。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古镇,因一部叫云水谣的电影,后改名云水谣而声名鹊起,可见取个好听的名字有多重要。这是个百年古榕树荫护下的古老村庄,正午的艳阳穿过古老榕树透出了柔暖明亮的光,溪流蜿蜒流淌,人们在树下闲聊品茗,时光慢了下来。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和村口那棵大榕树。兴许我的家乡拾掇拾掇也能成为热门古镇。
至此我集齐了所有类型的古镇古城,从西南古镇、江南古镇、湘西古镇到闽南古镇,西南的热情似火、江南的温婉知性、湘西的民族风情、闽南的朴实天然,气质各不相同。
厦门,不得不说得到太多上天的眷顾,长长的海岸线,万国建筑群,海风习习,花团锦簇。特别是厦大,背山(南普陀寺)面海,与曾厝垵为邻,前面就是环岛路,这样的得天独厚的好环境,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学子们还能不能专心求学?
最后要提的当然是鼓浪屿,迷人的花园小岛,绿树红墙,一步一景,有2万多居民住在岛上,商业化程度并没那么高,虽说游客如织,但众多小路将人流分散了,没有车辆只靠步行,感觉非常舒服,但爸妈跟着我们番山越岭有点累。后悔没有早点上岛,也许到厦门,直奔鼓浪屿小住几天就够了,她可以满足你对文艺浪漫的所有幻想。岛上民宿饮食略显粗放,与小岛的格调有些不匹配,但小岛的美又让人忽略了这些不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人似乎不太善于言表,沟通起来很生硬,一是一二是二,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起承转合,乍一接触,总是一触即发,这是我觉得挺不解的地方。也许闽南语系的人们(包括我自己),对于非母语的表达都不是那么驾轻就熟,而且务实的人们从来也只在意行动。
再上几张小图,结束这篇流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