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叫《糊涂小天使》,里面有一集叫《玩偶公寓》,主人公傅民被误施了仙法被流放到了一个公寓,里面只有一个穿着娃娃裙的女孩子是个活人,别的地方都是一些破破烂烂的娃娃。
那个女孩子对傅民说,这是玩偶公寓,这里全都住着被孩子忘记了的娃娃,每个孩子长大以后,原来那些陪着他们的娃娃就被他们丢到一边渐渐忘记,被遗忘了的娃娃,就会来到玩偶公寓,再也回不去了。傅民问,那有没有可以回去的方式呢?女孩子说,只要有人想起你,公寓的那扇大门就会打开,你就可以回去了。可是在这里的娃娃已经呆了很多年了,从来没有人想起过他们。
傅民说,那你呢?你也被人忘了吗?
女孩子,点点头,不说话。
傅民的朋友们因为被施了魔法,把傅民给忘了,所以傅民也来到玩偶公寓。最后,是一直喜欢傅民的华小翠想起了傅民,让玩偶公寓的大门打开,傅民得以回家。临走前,傅民对那个女孩子说,你相信我,我一定会让你的朋友想起你的!
回到家的傅民,在整理房间的时候看到了一张照片,是一张小时候的他拿着一个娃娃的照片,他想起来,这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洋娃娃,因为被人嘲笑,男孩子总是拿着个洋娃娃,所以把这个娃娃给丢了。
傅民想起了那个在玩偶公寓里遇见的女孩子就是傅民小时候的洋娃娃
他流着泪说,我想起你了,你快回来啊!我想起你了!你快回来啊!
傅民回头,看见那个洋娃娃出现在了他的沙发上。
人一点点长大,就会慢慢接受外界给你的标准的吧?成年人的社会,追求的是美丽的容貌,肉体的快感,追求的是“般配不般配”。就像小时候的傅民因为拿着个洋娃娃被人嘲笑而想要把洋娃娃丢得远远的,在社会审视的目光下,我们也会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丢弃那些我们曾经紧紧握住,小心呵护的娃娃。
我总感觉,人真正想要的很少也很简单,但别人、社会的标准却告诉我们需要更多,更好。
母亲总是嫌弃我的眼光,觉得我看上的男生(其实绝对数量很少),歪瓜裂枣,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长得不帅,事业像扯蛋。母亲和天后王菲一个年纪,喜欢顶美顶帅顶阳刚的男人,平时热衷于浏览西班牙国王,半小时前刚给我看过年轻时候的阿兰德龙,顺便又贬低了一下我喜欢的“歪瓜裂枣”的小娘炮。
不知道是个人审美有差别,还是年代的差别啊。
懵懵懂懂的我,曾经也以为,我一定要找到一个,王子一样的男人(大误)。如今想来,我可能真的像是被欧洲封建时代童话和迪士尼的一波营销洗了脑(笑)。不知普天下有多少女孩和我一样,又有多少真正相信公主王子的故事的人,但觉得我从来没有真正期待过王子,我喜欢的是,在遥远童年的记忆深处,那个软软的呆呆的泰迪熊,总是带着友好的微笑,会陪我玩耍,在我大哭的时候可以被我一把搂进怀里,让我安安静静地沉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