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被这首歌惊起波澜,不自觉的对号入座,为自已写下这与流行歌同名的题目。
人生不能走回头路,常识性的东西,自不必多言。只有走得急走得缓的主观感觉,以为便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然不然,也不可能这么简单。复杂的相对论为难于人,简单的相对论也同样难为人。人生一旦迈出了步子,便义无反顾,慢或者快,龟兔赛跑,只能是一个方向,往前,往前。约略过大半,差不多也就是一一往后余生。
是啊,往后余生,如何走,疾步还是蹒跚?风往哪个方向吹?知天命的年纪了,总该问一问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如何配制,定晴远望一下,或者打一个腹稿,赴一个约会。可是,也难。以前都这样了,之后还要一个华丽转身么? 惯性生存,慢慢变老,最是省力,也属无奈,又不甘心。并不奢求急转弯,眼晴一亮捡个人生大漏? 可是,起码总有些转折,有几处点缀吧。原来是被赶着走,洪流夹裹,顺之而下。现在,被拍上岸了,放任自流,回家的路,怎么走? 如何逍遥,自由,自在,随心,不求寿比南山,但愿无疾而终。
预感着,应还是惯性,一成不变。一不留神,依旧是后浪推前浪的“吃饭,睡觉,打豆豆",苍白,单调,雷同的日子么。鲁迅说,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君子功业,仿佛就建立在这吃饭当中。那么可怕么?
往事,往生,往日。唉,不说也罢,这回转到往后,往下,往去,腿不要抖,站稳当了,迈步一一往后余生。
假想着有一幅图画,夕阳西下,晚霞余辉,悠闲的岁月,带着你和你的所爱,去私奔,去耳鬓磨,去不知所向,老入花丛?人生不幸有三,这三, 自然是假寐里的事情。
又只怕是,仍旧的酒色财气,江湖乱道,剩余的执念里回旋。只一摊琐碎的记忆里,患得患失,废墟斜阳,一边自恋,一边哀叹。毕竟,再大的历史,对记忆来说都是琐碎,比如一战死了多少无奈的人,二战又死了多少。人们只是讨论数一般,表情平和。也亏得这样,不这样又怎样,记仇,更多的厮杀?
谁能想到,这些严肃的历史片段,其实是从滑稽的现实那里滑翔过去的,被时间沉淀过滤,酿造成了酒,成精,包装,作高贵的谜面。尝一点,便是微醺。
也或许,"人有闲暇的时候,才最像人的样子。”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再看谁的脸,又不缺祖宗。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又是何必,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价值,不和现实较真,绕道而行?省力。
便竟是一首情歌么, 春天里的洞箫,桃花坞的邂逅,跃然于诗笺上的美篇。比徐志摩比戴望舒的妙笔生花,比莫奈的睡莲更柔情几分? 柳烟岚谢桥,墨宝书香寻欢; 比沈从文张恨水的鸳鸯蝴蝶比诗经里的伊人离骚里的香草美人更婉约几许?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与心爱的人一起私生活,也才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踏着了暮春的鼓点,酣畅淋漓的自私一场。又是个痴汉的梦靥。
生旦净末丑, 不管怎么,总该给自己的人生涂上最后的颜色,眉间一点朱砂痣。别只是依旧依旧的,卷帘人。总该给余生的留白处落一朱钤,到此一游。别总是委屈求全了大半生,又苟且了余生。人性,也该道貌岸然的出场了,并不出丑。
呵,五十有余的年纪,说往后余生,是否有点预支? 但说都说了,况且,早,不是问题的本身,假以时日,便无关早的痕迹。大哥长我十二岁,戴起搏器也有几年了。那天冷不丁地塞到我手里一张信纸,竟然也是,往后余生,的话题,他预感到什么了呢。让做弟弟的一阵心酸。年头老妈走了,我们一群便成没妈的孩子了。哦,前无古人了,便不是孩子了,也便是古人的预科生? 每个人都自觉地向前跨一步,进位。也便不自觉的往后瞥一眼,瞥见那个,往后余生。
也便不由得,兀自伤感起来。
好了,总有人嫌我掉书袋,打哑谜。那么,就还原一下"吃饭,睡觉,打豆豆"的网络词典一一应该是一个闲得无事无聊之极的记者,采访南极的企鹅:你每天都干什么呢? 她挨个地问。
第一个答: 吃饭,睡觉,打豆豆。
第二个答: 吃饭,睡觉,打豆豆。
第三个答: 吃饭,。。。
以此类推,她不厌其烦? 问到最后一个小企鹅,回答道:吃饭,睡觉。记者纳闷: 咦,你怎么不"打豆豆“呢?
这个企鹅说一一TaMa的,我就是豆豆。。。
真是有趣无聊的桥段呢。说浑浑噩噩,说日子平淡,岁月蹉跎,岂非更直接。
弱水三千,人生一遭。那时,往后余生,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或者回归婴儿状态,甜甜的笑靥,哭也是笑。那时,往后余生,或者做青春的复读,能与爱的人一起复唱《往后余生》。那样,当是热烈而意外的余生一一
在没风的地方找太阳
在你冷的地方做暖阳
人事纷纷
你总是太天真
往后的余生
我只要你
往后余生
风雪是你
平淡是你
清贫也是你
荣华是你
心底温柔是你
目光所致
也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