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路多了,身体会适应,心灵会平静。见得人多了,也就习惯了相识与相忘。
同一条路,走的次数多了,在何处有弯,哪里有坎,从脚下到眼中再到心里一切都明了。
同一个人,接触几次,由认识变得熟悉,气场合与不合,三观是否一致,频率是否相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无必要继续了解。
路走得熟悉了,不会腻。人熟悉了又说不上讨厌,就叫做“熟人”吧。熟悉了又说不上喜欢,就叫做“认识”吧。客观地评价一下,认识的绝大部分人都停留在认识或熟悉的程度了,不是因为别人不好,而于自己的性情,外热内冷,热得平淡随意不走心,冷得深沉坚决不妥协。
我很有一种本事,突然疏远平日里很熟悉的人,有时编排一个很忙的借口,如陪生病的家人、收拾房子、外出旅行等,借口越牵强,对方越起疑,我反而越觉得达到了目的。有时候,干脆转身就走、不辞而别。
我还很有一种本事,把熟悉的人变得陌生,只要不是自己很关心很在乎的人,就当作陌生人来对待。就好像周末去菜市场,温和轻松地选购需要的菜品,热情招呼,公平交易,礼貌告别。即使是天天去、非常熟悉的菜市场也没有一个可以称得上熟悉的摊位。我很喜欢这种彼此没有负担的陌生。
我也很有一种本事,几十年如一日地牵挂关心自己很在乎很关心的人,盼望着能帮忙分担一些压力,盼望着能给予一些支持,更盼望着能自己亲自去呵护。因从未走开,而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