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这场疫情教会了很多人一个道理:衡量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真实财务水平的标准,并不是平时的消费支出,而是危机来临时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谁也不清楚这种“难过”的日子还会持续多长时间,就算某天结束了,日后说不定会卷土重来。于是我们会觉得把一笔稳定的钱牢牢抓在手里是很安心的。当然这种想法没问题,但实际操作起来可不是单纯的攒钱,应该让你的钱像动物一样冬眠。你可能会奇怪,钱和动物冬眠貌似没什么联系啊?冬天对动物来说意味着寒冷和食物匮乏,同样的,经济陷入危机对我们也意味着寒冷和收入降低,同样都是难熬的日子。动物选择冬眠是应对冬季的一种适应性生存策略,并不只是睡觉那么简单,它们会保存实力、储备粮草、控制欲望。
保存实力,是说它们在冬天躲起来保存体力,为身体储备能量,为了迎接春天做准备。
储备粮草,冬眠前提出摄入大量营养物质,或者储存粮食以便熬过冬天。比如棕熊从夏天就开始积累脂肪,仓鼠会在洞穴里藏好粮食,中途醒来可以补充能量。
控制欲望,很多动物冬眠时会保持不动,同时降低体温,来减少能量消耗,这样来保证储存的粮食够满足冬眠的需求。
这三个措施才让动物可以顺利熬过寒冷的冬天。那这套生存策略放在我们面临的经济危机中也同样适用,保存体力、储备粮草、控制欲望。
怎么保存体力呢?简单来说,把钱尽量少的放到激进型理财工具里。当整个经济大环境发展不好时,各类理财工具也会跟着陷入到波动期里。就像这次疫情我们破天荒的见证了美股2周内4次熔断、银行理财产品的负收益等等,显然选择激进型的理财工具会让投资者陷入恐慌。而且这个阶段,我们往往是经不起过多亏损的,当收入减少,投资又亏损,将造成现金流的不稳定。所以,保存体力的基本操作应该是谨慎投资、长期投资,当把投资目标定到长期时,才能不被短期的收益亏损或增长而慌张。就像动物冬天的冬眠是为了春天到来时更好的“捕猎”。
再来看储备粮草,它是用来应对风险的主要措施,动物只能靠屯粮食度过危机。而我们储备粮草需要的是现金和保险。多准备点现金是以备不时之需时,能保证稳定的现金流。而保险的作用是,以防在经济危机时,因为健康或意外给自己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通过保险来分散风险。
最后是控制欲望,具体来看就是消费降级、保持正现金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消费,尽量不要负债消费。另外,对于正常的日常生活消费没必要刻意控制,但对于生活必需品之外,或者对于中高端的消费可以减少、降级。虽说这次疫情带来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但它的出现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市场是有不确定性的。
我们其实可以通过保存实力、储备粮草、控制欲望来度过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