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语音通话铃声响起,她的声音自大洋彼岸传来,清晰如旁,带过了数十载岁月。
她问:“还好吗?”
我答:“很好。”虽然无尽的风霜雨露、过关斩将。
她说:“在看老舍的书吗,看你朋友圈。我也想看些早期名家名著,可惜这边难找。”
我解:“可以下些专门读书类的APP,上面会有好多值得一看的书籍。”
她说:“可能有授权的问题,我们这边下不了;去中文类书店看,也大多是现在新出的、没兴趣,再来也多是香港台湾那边出版的,繁体字、印刷体又小,看着很累。”
我沉默。
她说:“我们这边近两周出现了新冠病例 ,漫延挺快,悉尼好几个区封了,我们现都被要求居家线上办公,出去不方便,想去书店也不行现在。”
我说:“这种情况?那你要注意安全,能不出去别出去了。一直认为你们那边应没有什么严重性,没想到....。”
她说:“之前也没事,就是半个月前有辆出租车载了些印度人,整个城市就出现传染开了,每天病例数控不住,政府才严阵以待的。”
我说:“这两年疫情让太多人的生活发生变化了。”
她说:“是呀,所以看到你朋友圈,当年的理想情怀还在,我也在想要慢下来,这么些年感觉自己就是个赚钱机器,忙个不停,现在应该好好养生了。”
我说:“主要是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人这一辈子,此生当尽兴,留下点痕迹,才不枉来这世上一遭吧。”
她说:“可就是找不到自己特喜欢做的事呀。”
她说:“好象我特想的就是出去走走旅游旅游,拍拍照,看些好看的风景,吃些好吃的、跟一些有趣的人聊聊。”
我说:“这也挺好的,把你所走的地方做个记录册,也是个回忆。”
她叹:“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不能出去玩,只能等两年后了。”
之后的家长里短、人情世故,似乎与通话初衷的“理想”、“理念”相去甚远,我本欲推荐书单,也随之风吹落叶春去也,生活,总是在现实里坚硬如铁、在远空中温柔如绸。
2021年7月中旬旧记
回看旧记,当时情怀,时光里吹过东南西北风,也已飘得零零落落,惟有一点对文字的痴,犹不舍得那份少时执念,重又架起炉灶,想自熬煮出一锅韵味悠长的春秋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