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谈养老:储蓄什么都不如储蓄健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与其储蓄金钱不如储蓄健康

中国现在的老年人是不消费、很少消费、能少消费就少消费。但是能消费的一批人正在变老,比如说我们这批人,我相信我们这一批人有相当多的消费理念,如果以后“挂了”还剩不少钱,那是很丢人的。

更何况是我们想不消费也不行,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的父母,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孩子不孝顺,是一对小年轻上面4个,上面这4个顶上还剩两三个。请问,他养得起吗?

所以未来中国的养老模式叫九零三七。三:养老机构;七:社区;九十:居家。但请注意,这“九十居家”,90%的居家也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孩子伺候着,还是依靠于社会和社区,不消费行吗?所以我觉得第一位是攒,攒健康嘛。

如果85岁是男性的平均寿命的话,我就希望咱别占人便宜,活到84岁就行了,但我80岁才得病,83岁才得大病。可千万别演变成了我活了85岁,70岁就成了病秧子,75岁就常年跟医院打交道。您,承受不了,孩子承受不了,社会也承受不了,所以储蓄健康要比储蓄钱管用。所以这是未来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是巨大的机会。

数据告诉你养儿防老有点难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从2015到2035年,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这意味着啥?意味着:

2012年5个人养一个老人,2030年两个人养一个老人,2050年一个人就得养一个老人!

俗话说“养儿防老”,然而80后、90后在本该“三十而立”的年纪,对赡养父母却倍感压力。据调查,九成80后确定自己无法赡养父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80后还需要父母进行资助。

现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80、90后而言,因为步入社会时间不长,经济基础并不乐观,然而,随着“421家庭”的潮涌,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模式让塔尖人不堪重负。除了经济压力,“空巢”现象也让“养儿防老”变得力不从心。

“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那么,我们到底靠什么养老?

为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养老规划的目的在于:退休之后,能够有尊严地活着,在有闲的时候还有足够的费用,使自己能够精彩、舒适、坦然地活着。说白了就是为了活得有尊严,不要动不动就手心朝上!

谁都会变老,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老年生活怎么过,却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我们都老得太快,却聪明得太迟”!说得就是很多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想要老年生活乐无忧 ,就要准备好4件宝

俗语说得好:“有理财就不穷、有计划就不乱、有准备就不忙”。身为老人预备军的我们,是否做好准备了?只要事先做好准备,日后就无须忧心老后生活。

1.老健

要准备的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进入老年的你,再也不要用健康去换取身外之物,因为此时,你用金钱已未必能买到健康。平时就要注重三养:吃得营养、注重保养、要有修养。

2.老居

与其和儿孙同住,过着忍气吞声的生活,不如独自享受单身之乐,无论都市或郊区,住最适合自己的地方。附近有你喜欢的餐厅!

3.老本

既然养儿已无法养老,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强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进棺材前不分家产。因为剩下的日子随时可能病倒,你应留够医药费和看护费,这是健康晚年的基本保障。

4.老友

有个好朋友、好饭友和伴侣一样重要,平时要广结善缘,多认识各类朋友,是单身贵族享受生活的一项秘诀。

喜欢就值得去做

别忘了,这辈子就只这一次

可别总是想着留给下一代

老朋友们切记:千万不要“人已不在,钱在银行”,也不必对儿女的事忧虑太多,儿孙自有儿孙福,休为儿孙做马牛。

年轻时有压力不可怕,可怕的是到了老的时候我们没有力气,没有能力,没有办法。年轻苦不怕,怕的是老来苦,老来凄惨。所以,趁现在腿脚还能动弹、还能自己做主,就赶紧为未来做好准备吧,提前给自己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分享是美德,转发有境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