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突然被儿子声音惊到,他一转身,又随即入睡了,而我脑子里却重复闪现出昨夜的一通电话: “*老师,我们家小英、小凤的妈妈在家玩抖音,跟别的男人跑了,把送他们读书的钱卷走了,没钱送了,要退学哦,可以退得到学费不?”
职校学生,临近开学,时有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不来上学的,不见面、不沟通,开学反正就是不来。有的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舍大保小,或舍小保大,反正职校生是不用保的,虽然他们也有升学的可能,虽然他们也可能通过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人生;有的可能因为社会的诱惑,认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挣多少钱,读不读书或者有无文凭无所谓,不考虑以后的路,“读书无用论”做遂。然而因为父母婚姻突变而不来的,我经历的,这还是第一例!
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我脑子里反复的闪现这句话?职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很弱,从小到大,大多数是被忽略的群体。很多家庭的孩子出生不到一岁,就被父母寄放在农村的老家,不要奢谈亲子教育了,连一年能见次面的机会都少有;也有一些父母一方在身边的,但是迫于生计,留守的一方往往都会在当地打一份零工或在家务农,艰辛是自然的,空余时间不是赶着做家务便是打牌聊天,对于教育的理解就是完成学校作业,以及自古以来都不会变的经典话语“专心点!”;还有少数父母经商的,忙碌的事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具体的学习情况,抓紧现世的金钱才是最稳妥的,迎来送往,心力交瘁。所谓教育,就是我负责拿钱,你负责长大!职校生就是在这年复一年的忽视中成长起来的: 幼时,孩子只能听话,好像风平浪静,没有任何问题;到了初中,孩子的自我觉悟慢慢醒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障碍就出来了,“不听话了!”;再到高中,调皮、懒惰、不思进取,已经成为定性了,老师说不理,家长讲不听!
家长很委屈: 我那么辛苦养大你,你一点都不听话,懂事;孩子很委屈: 你懂我吗?这么多年,我是怎么长大的?
古人说: 没有不是的父母!似乎只要生育了孩子,就理所当然成了合格的父母,父母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的,合理合法的,父母不需要学习,更无须考取合格证书!当然,少数如小英、小凤的父母在处理自己个人的情感事情时,孩子的前途和未来变得无足轻重。至于现在,草率结婚、草率离婚比比皆是,孩子便更是显得多余和累赘——相爱是一场游戏,孩子你怎会不期而遇?
我的情感我做主,我的人生我做主!不管孩子成了一种个性的洒脱,不顾孩子是对新感情的肯定,只是,谁该为那个孩子负责?
那个身体里流着你血液的孩子,在生他时可想好了如何养?如何为孩子的一生幸福负责?是否做好了进修“父母成长培训班”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