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冷笑话——无聊的人就是这样的,又看到“小菜的故事”,就想起以前同桌了。
笑话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姓蔡,大家都叫他小蔡(菜)。有一天,他被端走了。
现在看看,还真是很无聊的笑话。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是高三同桌讲的,整整一个晚自修,我边做题边笑。
我比较爱讲,这位同桌也比较能讲,于是,俩话唠凑一块儿,话只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自习课,我们俩闷头讲话是主旋律——经常是语文晚自习,俩人低头绕过老师的目光讲;英语晚自习,也没什么作业,我这人有一大怪癖,一有空就赶英语作业,所以我英语作业都是超前的,晚自习也就基本没什么事了,至于这位可爱的同桌么,本人在此坐等解释。数学晚自习事儿比较多,一般是做作业间杂着聊聊,我俩做的最多的就是拿着别人做好的数学作业“研究”;历史晚自习,讲话那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随大流;至于政治自习么,再借我点儿胆,我就“舍命陪君子”。
这位同桌身体不大好,经常胃痛下或是过个敏的。人们对于熟视的东西是会习惯的,就如同我,已经处变不惊,身边坐着哼哼唧唧的同志。到最后那段时间,此人经常以生病为由躲宿舍睡觉逃晚自习——这也是我和她聊得来的原因之一,我敢想不敢做的,她做了。我在那里上了六年(初高中)所请的假绝对没有她三年(高中)的多。
我想说的是,当你在享受舒适感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了肯定有一个人,在替你买单,真的。
当这位同桌躺在宿舍床上养神或者已在梦中的时候,我,正在面对众同学及老师的质疑“又病了?又请假了?现在人在哪儿?”以及,拼命赶作业,“仇恨”地看着周围每俩脑袋一组——叽叽又喳喳,叽叽又喳喳。
这位同志吧,还喜欢问各老师对于其缺勤的态度。现在总结汇报如下:
语文老师问过一两次,次数多了就视而不见了,此女人只关心班上的“十二金钗”(班上共十二男生),不理她也罢;
数学老师,人称“拼命三郎”,只对工作感兴趣,我都怀疑他根本没发现,每次进教室就埋头备课改作业,“三哥”是个好同志;
英语老师,表扬一下,同桌——这位老师最关心你了,每次必问,搞得我回答的都不好意思了,恨不得弄一复读机摆在那里:“她生病了”“她生病了”“她生病了”;
历史老师是班主任,对她比较熟悉,一般情况下不会问,估计是经常去喝茶的原因;
政治老师是刀子嘴,他的话你就甭听了,反正没什么好话,一般情况下,咱能不和他正面接触就不要接触。
有些人的好,是慢慢觉察到的。有些事情,是早已安排的,躲不掉,逃不了。宁愿将不高兴的省略,只记得开心的。
暑期将至,提醒一下某人,不要忘了还有一顿饭没请呐。
【英语课前,老师会默写生词。本来没什么,随着生词越来越“生”,基本上绞尽脑汁也填不出来,这时候,同桌会拿出小抄,本着福利共享的原则,我会一把夺过来(呵呵,辛苦你抄了)。
某次政治课被老师讲是“连辩证法与唯物主义都分不清的”,此后一段时间内有人问我政治题目,我都回“你确定?我是连辩证法和唯物主义都分不清的人…….”
历史晚自习,老师兴冲冲进来说要默写,大家开始忙着背书。正好,同桌出去和老师谈心,鬼晓得谈什么,反正都下课了,大家就收拾收拾回去睡觉了还没默写。】
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