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诺兰最新“烧脑”电影——《信条》的上映,仿佛开启了“智商检测”大比拼,似乎看得懂《信条》就变成了“高智商”。其实不然,大家的智商都是差不多了的。对于剧情的理解程度,无非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信条》中的物理时空观,第二则是在较短时间内我们的大脑能否及时处理电影传递了信息。因此,对于第一个因素,我们有必要在观看《信条》之前,对《信条》中假定的物理时空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对于第二个因素,我们则可以选择多看几遍电影来规避。
《信条》的剧情出发于一个假定,即现实时空可以存在从未来世界过来的逆熵物质。对于没有物理学背景的朋友就很难理解:“为什么逆商物质”就可以在世界中逆着时间的顺序发展了。
其实,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熵:热力统计力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世界发展是“熵”不断变大过程,也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如果有一个东西的熵是变小(逆熵)的,那它将经历从损坏——还原——诞生的过程。在我们世界里观察“熵减”,它是类似倒放的效果。如果一个人的熵相对整个世界的熵是不断减小的,那他身体的一切活动从时空角度观察,它与整个世界的运动是相反时空顺序发展的。比如,本身爆炸就是一个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热量的过程,而对穿越过去的“逆熵”物质而言,就是个骤冷吸热过程了。
另外,电影中还出现了“负物质”的设定。即假设现在世界的你是“正属性”,而过去时空的你是“负属性”,那么如果你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时空与自己直接接触,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就会发生类似正负电子湮灭的反应。负属性可以理解为,你身体中细胞乃至分子、原子等的各种运动与过去世界的运动是相反的,比如在过去世界的人开来,你的细胞是从衰老到壮年到刚分裂出来的一个状态。而正属性则表示你和世界的时间生顺序是一致的。
如果你穿越到过去的时空,你的身体属性相对过去的时空是负属性,如果你继续往前再穿越到更早的时间中去,那你身体的属性相对更早的世界来说是正属性。在电影中你也可以发现,主角们同样在过去,一会带面罩呼吸,一会不带面罩。这说明在正属性的世界里,主角是不用带面罩呼吸的,即便这也是穿越过去的世界。
另外,电影中还隐晦的引入了多重宇宙的观念,比如如何解释祖父悖论,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自行去查阅一下,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
总的来说,《信条》是一部非常精彩有趣的电影,通过一个“逆商”的物理假定,衍生出了整个剧情世界,值得大家去仔细看看。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的观影体验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