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够好,我也爱你”

你还记得阿法狗吗?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类的工作,人们开始担心未来了。

那么,人工智能越来越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还有什么用呢?

有的,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只有人类能创造的,那就是意义。

概念

什么是意义呢?

有的小说、电影,你看完之后会觉得引人深思,特别有意义。但有的电影,只是打发时间。不同的电影,改变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感受不一样。

这一点,是人工智能无法判断的。

我们给爱人写了一封信,它不一定有很好的文笔,但是读的人可能读着读着就流泪了:树叶落了,你还记得那条街吗?那是我们第一次在这座城市见面,手牵手走过的一条街。

意义,是人类通过互动交流创造出来的,它只存在于人与人的共鸣中。

你听到一首曲子,觉得很震撼,这是作曲家、演奏者表达出来,创造出一个跟你取得心灵联结的时空,它也许让你想到了一个黄昏、一个雨后的清晨、某一段难忘的情感。

意义的反面,是无意义,空虚。

如果没有对你度过的时间赋予意义,那么就会感到空虚,沉迷于一些简单的快感。

刷抖音、点外卖、朋友圈、微博,从早到晚,抬头一看,天都黑了!

一天下来,你会感觉空虚,没什么意思。对比我们做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从早忙到晚很累,但是觉得很充实。

所以,人工智能时代,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危机。

机器取代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少地劳动,不用打扫,不用做饭,商品和服务都能请回家。想想是不是挺美好?但其实也很恐怖。

大部分人为了生存需要,不用付出什么劳动,那剩下的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办?

所以我们要找一些事情,让时间变得不一样的事情。

机器无法取代的事情,那就是制造意义,获取意义。

谁掌握了意义,谁就掌握了未来。

阐释

你讲了一个故事,虽然人工智能语音可以念出一模一样的内容,但带有你的真情实感,就是不可替代的。

你在家请客,做了一顿饭,搞了老半天,味道还不一定比外卖更好。但是客人感受到你的心意,就是不可替代的。

你注意到了吗,意义,在于独特性。

美剧《老友记》里有一集,Ross在两个女孩之间摇摆不定。他和朋友们一起做了一张表格,分析两个女孩的优缺点。Rachel,全是缺点:骄纵、注重外表、只是个服务员;Jolie,全是优点:漂亮、活泼、聪明、热情。但是最后发现,Jolie只有一个缺点,Ross说:

She's not Rachel.

相信我,在你身边人的世界里,你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在这背后,有一层我们要打破的信念:【好】是唯一的标准,所有人都应该追求。

从人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是大家依赖的共性:我们吃相似的食物,拥有相似的审美,我们的教育中所有人都追求答出标准答案,朝着公认的方向实践和进步。

但是,未来不再是这样了。未来稀缺的是每个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不再是效率至上。

达到共性的的标准,人类比不过电脑、工业化。但当共性被最大限度满足之后,它就无法满足人类更深一层的需要了。

它很好,but she's not Rachel.

【好】不再是唯一的标准。

人们越来越多地追寻意义,在意每个人的个性、情感和属于自己的故事。

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将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那些属于你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小众的审美、独特的趣味、你的爱好、经历、使命和梦想,甚至你受过的伤、缺陷、你不想提起的往事和秘密。这些东西最终被打成一个包,成为【你】的东西,这就是你最独特的价值、意义感的来源。

越来越多人整容,反而埋没了自己。人们会更喜欢有特点、甚至有瑕疵的容貌。

机器可以学会烹饪,但你还是最怀念妈妈做的味道,它不一定完美,可能偏甜或者偏咸,但这个特别之处才是你的记忆点,还可以抚慰你的空虚。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公认的【好】都有可能被达成。人类最后的堡垒,就是每一个鲜活、不完美的你、我、他。

珍惜你的独特性,这将是你未来的秘密武器。

练习

写一个你独特的故事。

如果你身上有一个东西,别人因此而定义你是一个不一样的人,那会是什么?

对于熟悉的人,你可能本来就具有独特性。

但对于那些不熟悉你、但你又希望影响他们的人呢,你希望他们用什么东西来记住你?

可能是你特别优秀、长得特别好看、特别聪明、特别成功?

这些只是传统的共性的优点。而绝大多数人的独特之处,往往不在优点上,甚至可能是缺陷的地方。

比如,你身体不好、身材不好、对某些事物有独到的看法、有特别的爱好、特别容易焦虑、特别胸无大志、很悲观、很痛苦、经历过特别的苦难,又可能,你特别平庸。

找一个特点,围绕它,写一个故事。

你什么时候开始具有这个特点,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和苦难?你身边的人都怎么看待它?谁喜欢、谁讨厌它?如果没有它,你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你身边会遇到什么不一样的人?如果有一天有人想起它,这个人会是谁?他会在什么时候想起来?

结语

最后,我想到了一个人,程浩。

几年前,他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问题,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了很多人。他是个一出生就患有严重疾病和残疾的人,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年,除了接受治疗,他就在阅读、思考和写作。他五年前去世了,但他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

他的病痛,反而是他的独特性。从传统的眼光看,它让人虚弱、残缺。但与此同时,它带来的这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对我产生了意义,让我和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即使他去世了,他留下的记忆仍然对我有意义,我永远也不忘记。一个人带来的意义可以比这个人活得更长。

珍惜你的独特性,建立你的意义感。

谢谢。


以上内容为《李松蔚:认知思维16讲,破除阻挡你改变的16个思维》学习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看很多讲kafka的文章里面都会说:kafka只保证单个partition的有序性,那么kafka是怎么保证有序...
    绍圣阅读 576评论 0 1
  • 阅读水平:萌发阶段 教学目标 goals:熟悉起承转合的关键词汇 目标技能 skill:使用过渡性词语和短语 教学...
    喵喵_387c阅读 211评论 0 0
  • 我听到厨房传来水流的声响,揉着眼睛一看,是陈子凡在煮东西,厨房的窗被太阳直射得晃眼。我一觉睡到中午,醒来时忽然有些...
    三月初岛阅读 77评论 0 1
  • 有段时间没有接触shell,对命令有些生疏,今天接到统计日志信息的任务,浪费了不少时间,决定还是记录一哈 根据某一...
    whisperoy阅读 8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