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诗 | 无端惊乱一池风

1、记故人入梦(文/青鲫 )

寂寥春色寂寥红,小院年年芳草同。

老态显然多忘事,故人别后两音穷。

常言已是林间客,谈笑何妨物外中。

俶尔昨宵侵我梦,无端惊乱一池风。

顺则堂主:首句两个寂寥意思不一样。前面那个是指静,寂静无人,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里寂寥无人意同。后面那个指稀疏,少,点出时节已至暮春。所以二句接年年云云。春光易逝,颔联承接前文说老态,说故人。颈联说澹泊,看开。七句连转带合,逼出末句。由此可见林间客,物外中等等都是自以为的。其实还有思的,所以说“惊乱”。一个“侵”字说明作者本来不思,“梦”是硬闯进来的。所以“俶尔”“无端”用得贴切传神。芳草可以再想想。中二联对仗有点宽。于我姑且以流水视之。


2、学农叟偷闲(文/懿鸣)

寂寞小园花甲翁,倚墙向暖沐东风。

不闻吏厉驱劳务,淡看鸟行寻地虫。

院外童欢姑嫂乐,身旁菜绿牡丹红。

原来静好何须觅,尽在内心无虑中。

天脊野鹤:首联事起景接,地点、人物状态一一引出。颔联上句承“花甲翁”,下句承“沐东风”。颈联写眼前景,尾联写人生感慨。全诗构思平稳有序,意脉流畅。“淡看”二字,意味全出。不足之处一,中二联对仗不稳,有失对之嫌。二、遣词用字,通俗有余,雅致不足。三、颈联当转,须推高意境,可惜没有进一步挖掘,导致诗意较浅。另外,对“依韵和诗”的理解,感觉不够。仅仅做到了依韵,和诗二字完全没有顾及。


3、唱和诗友故人入梦(商道酬信)

故地花开次第红,春来此刻每相同。

凉亭十里云常见,石巷多年面未逢,

天道唯愁鸿雁少,人生个在旅途中。

何言岁月催颜老,有梦今酬一夜风。

海天一色:起笔依原唱“春日花开”点题,二联切入,颈联转叙人生不易、知音难觅。尾句回到原唱主题,有答和的意味。全诗结构紧凑,与原唱意和。然而有些意象略含糊,比如“云常见”“鸿雁少“”一夜风”不太明白准确的用意,另中二联句式类似,有四平头之嫌,“个”是不是应该是“各”字?


4、步韵(文/叶知秋)

梨花赛雪海棠红,往事如烟各异同。

伴友霞光堪作富,藏书夜梦不归穷。

诗情画笔飞林外,雅兴文章入墨中。

借此纷繁还旧愿,心灵可慰寄春风。

顺则堂主:首句春光可喜,次句由花盛转到往事,“各异同”稍有点不顺。颔联不错,只是“不归”有点拗口,是说有书有梦总归不能算“穷”吧?颈联见作者兴致,惜“墨中”过实,限制了情思飞扬。七句收得不错,尾句之“心灵”和“寄”还可再思再酌,有点熟了,且稍不切。总体看诗意平实通顺。


5、莫把两心寒恻恻(文/海天一色)

漫夸白白与红红,相叹年年花影同。

难得雕云香有合,可怜笑靥艳无穷。

故人虽远三春外,往事何须一梦中。

徒把两心寒恻恻,莫如愁思尽随风。

拾雨:非常合乎“和诗”精神的一首作品。首联“白白与红红”虽然浅近,别有一种活泼泼的气息,起得新鲜。雕云,原指彩云,此处接香字,应该还是喻花,对以“笑靥”语带双关,渐及于人了。三联转入故人和旧情,自然而洒脱。尾联意思虽好,表达总觉得不很顺畅,可能换个副词比如“谁忍”会更好些。总体而言,四联章法协调,情感动人。


6、春暮(文/顺则堂主)

季春何处不飞红,隔日云林未尽同。

漏叶天光深浅里,潜鳞水色有无中。

帆樯顺逆开波浪,草树荣枯赖雨风。

锦羽如常歌自在,繁稠暖翠映青瞳。

青鲫:一首抒发闲情逸致的诗。颔联很棒,个人理解潜鳞水色有无中写出了水之清澈,若鱼儿“皆若空游无所依”。只颔联才写水之清之静,颈联复写开波浪,似有冲突,不甚协调。尾联鸟儿自由自在的歌唱,繁稠暖翠映入眼帘,“暖”字很好,大多暮春之诗,多有伤感,此处一“暖”字,使得全诗有积极的含义,结合上句“歌自在”,体现了作者享受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繁稠”可再斟酌,“映”莫如“醉”(个见)


7、赓和故人入梦(文/郭开江)

依依惜别小桃红,乱世飘零路不同。

廿载芳华欣有托,三更绮梦喜相逢。

挽歌肠断云天外,故事尘封岁月中。

流水落花从此逝,我心依旧驻春风

天脊野鹤:本诗与原唱之意,和之甚好。通篇以花拟人,遣用“惜别、绮梦、尘封、仍驻”等词,表述心中对花的眷恋,从而寄托自己对故人的感情。不足之处,“乱世、挽歌”两个用词发力过重,与全诗语调不谐。另“依”字,第一、八句重复。


8、梦回那夜小桥东(文/拾雨)

一夕秋声满院栊,梦回那夜小桥东。

花间浅笑如初见,月下深情幸可同。

沧海别君心不二,清辉叹我忆成空。

鸡啼何处窗将白,往事依依付远风。

海天一色:首联倒装生趣,颔联承接,语浅意趣更加一层,颈联出句过渡,表达别日萋萋,念友窃窃之情,对句叙述悲凉,此为前之梦其愈美,后之念其愈悲。尾联鸡啼只一点,夜来辗转反侧的无限情怀便已在言外。全诗意明脉清,答和贴切。个人觉得,唯一不足就是尾联是不是有点累赘了。


9、开拓桥畔观景有感(文/方圆)

柳枝慢舞伴垂翁,丽日暖暖沐翠红。

伊水茫茫囚水鸟,车流浩浩跨飞虹。

裴星戴月归栖路,肩负百斤腹中空。

键盘嗒嗒书旧事,哗哗浪涌惧艄公。

顺则堂主:题作观景有感,从诗句可以看出在桥畔待了很长时间,从“丽日”直到“戴月”。首句“慢”字应该想写柳条摇动时轻盈舒缓之状,愚意可再思。“垂翁”指垂钓之翁还是“垂老”之翁?一般指钓翁。若是,则是作者目见,而非其本人。次句“暖暖”似多余。颔联景一远一近,出句“囚”字是指茫茫伊水似一牢笼将水鸟囚于其中?感觉不妥;对句“飞虹”应该指桥,而言“车流”以“跨”似不妥,至少不切,应该可以找到更合适的词,因为“跨”含腾空之意。三句景似与二句“丽日”相左。颈联意与前断,虽说转,但还是要来由的。“归栖”也不好,而他人“腹中空”作者如何得知?尾联出句应该写作者自己,“书旧事”从何而来?末句又写浪写艄公,逻辑尽失,且选用字句皆非诗语。从诗句里也读不到作者的“有感”。全诗谋篇失当,进退失据,且遣词造句问题多多,是一篇失败的作品。以上个见妄言,望老师勿恼。


10、步韵(文/张永财)

晨阳珠露润花红,岁岁年年景不同。

两鬓银霜人亦老,一帘幽梦夜何穷。

常思陋室芳心处,犹念寒闺泪眼中。

坎坷人生千古恨,空留凡韵问西风。

拾雨:颔联情景融合,诗意清晰。三联的“陋室”“寒闺”意重。因为“陋室”“人老”的缘故,所以“坎坷人生千古恨”了么?七分句的用词非常强烈有冲击性,总觉得缺乏必要的说服力。


11、春愁(文/万里流水)

春愁煞尽玉玲珑,今夕何人入梦中?

乱絮频萦芳草畔,轻舟自倚画桥东。

虽闻瑟语千般雅,岂见花枝别样红。

杜宇声声犹和乐,一番凄婉一番融。

青鲫:煞尽玉玲珑是指愁意使得百花都暗淡?颔联整体不错,乱絮或兼指思绪,也扣愁字,只与上句入梦中衔接不紧。瑟语句有些费解,不知作者有何意指。全诗凄婉的意境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导致尾联凄婉和乐融融对比产生的效果略弱。


12、来去随缘谈笑中(文/明月楼)新韵

放眼江山处处红,烟霄湖色两相融。

日出云散云还聚,月满人离人会逢。

情旧淡如滴水墨,韶华疾似破帆风。

尘寰送我三千客,来去随缘谈笑中。

天脊野鹤:全诗命题恬淡,取景辽阔,意在高远,与原唱主题关联紧密,如果写的好,其意格应该高于原唱。可惜所取景物,或形容违和(首句),或相互不关联(颔联),或比喻不当(颈联),唯最后一联,顺畅自然,上句出彩,可赞。


13、暮春滨河偶得(文/十里香荷)

闲情又步小桥东,翠色如烟柳岸朦。

划破涟漪鹅戏水,喧开寂静鸟翔空。

何嗟世短浮名累,莫叹花残岁月匆。

且看两三抛饵客,一竿神定钓春风。

拾雨:“和”意也是很淡。就暮春感怀而言,是一首章法得当,淡雅悠闲的作品。首联即点题,交代清晰。颔联动静交错,入水上天,视角开阔。颈联熟语,不过比较自然。尾联收和放之间把握亦佳。“钓春风”结得好。


14、次韵和青卿(文/许先木)

飞霞一抹满天红,悬月半弯平野同。

陌上行人归影尽,庐间羁客倚灯穷。

双轮碾梦关山外,半夜交愁高阁中。

不断江湖侵雾雨,无边世道卷云风。

顺则堂主:先更正一处错误,原玉作者非是青卿,应是青鲫老师。首联应是黄昏时景,然以“飞霞一抹”竟至“满天”皆红,是否有点过了?颔联应是夜深人静了,“行人”和“羁客”对写,平添思绪。然“倚灯穷”费解,是指穷困抑或不得志(可能性大)?且这种用法愚见不好,生硬,不自然。颈联感慨,“双轮”何谓?看句意似指日、月。大抵意谓时日匆促,夙愿难酬。下句忽出现高阁,前句已有“庐间”,故显突兀,人到底在何处?还是指欲将“愁”束之高阁?尾联倒装当是“江湖不断”“世道无边”,然以“无边”况“世道”似不贴切,“雾雨”“云风”云云总是说世道艰难。此诗除了个别字词稍有不当,总体上还算不错。


15、暮春吟(文/方海全)

云绕南山雨湿红,独行香径一袍风。

去年花盛春何在,今夜星稀梦不同。

朝露凝珠光闪闪,晚霞入水影朦朦。

徒怜白发侵双鬓,仍绊江湖陌路中。

海天一色:诗由春雨起笔,雨摧落花,独行香径,景美,一袍风能说明什么?中二联写景,尾句转和,结构比较严谨,立意鲜明有高度。不足的地方就是取像缺乏一致性,另外题为暮春吟,全诗看暮春的景致也不明显。


16、乡愁(文/云水)

西窗又见海棠红,小筑芳华去岁同。

柳燕归时莺婉转,子规啼处月玲珑。

因思远信怜春满,未解乡愁别梦空。

飞尽桐花人独立,枝头一缕故园风。

顺则堂主:全诗所写当是作者常态,年年春来总觉与去年同。颔联承得得当,描画春意也不错,颈联由春满而忽起乡愁,转得自然。再到尾联的合,不牵强。如今的“小筑”应在异地,而可见作者乃是“客居”。“怜春满”当由曲江之“怜光满”出,透露作者立的时间很长,所以尾联有“飞尽桐花”云云。“故园风”点题,着落乡愁,同时也很好地体现出“乡愁”之浓和难以排解。一首不错的律,若颈联能再收一点,情绪在藏一点会更好,现在是语尽意也尽,于余味处有欠。


17、和诗(文/一江明月)

青山叠翠万花红,陌上春光谁与同。

日暖香薰人已醉,莺啼柳绿韵无穷。

芳菲易逝难留住,岁月轮回感慨中。

尽敞心扉辞落寞,舒眉别怨沐和风。

青鲫:首联由叠翠花红感怀春光谁与同,颔联复写景色醉人,颈联转而感伤芳华易逝,尾联又转敞心辞落寞,舒眉沐和风。全诗读起来给人一波三折之感,只尾联一转略有些生硬。


18、新居(文/青春)

都言春色正花红,谁道今朝不相同。

满院夭桃均不见,还家旧燕怎能逢。

无端践踏谁人懂,今识因生感念中。

为解民居新厦起,排排矗立笑迎风。

天脊野鹤:题为“新居”,首先与原唱之意难和。读来果然如此。就本诗而言,四联八句,联联可立,句句无误,但合到一起,感觉别扭。前三联尚可,景取“夭桃均不见,还家燕难逢”,感发“无端践踏”,描述的是一种怨情,但为何尾联笔调突变,转而描述一种喜悦的心态。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如何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流畅的意脉,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首联下句平仄有误,“不、谁、今”三字重复。


19、暮春三月(文/银杏)

谁催深绿入梧桐,树树樱桃带霁红。

杨柳向来修窈窕,海棠依旧秀玲珑。

行经陌上芳菲地,坐听林间远近风。

花好枝头争斗艳,三春情愫万香中。

顺则堂主:起句蛮好,“入”字尤佳,可见梧桐已枝繁叶茂。次句“霁”不如直接用“露”,更有视觉冲击。颔联意不错,用词也当,只是“秀”字感觉不好,反减了海棠韵致。后二联见作者雅兴。总体看四平八稳,不疾不徐,是一篇闲情之作。


20、柳绿溪头向晚风(文/盘启星)

犹怕春深见落红,潮来潮退不相同。

无边景色芳菲尽,有限年华暮耋逢。

啼鸟江洲枝叶上,行舟烟雨雾迷中。

渔夫借问桃源处,柳绿溪头向晚风。

海天一色:首联点暮春之伤,感怀人生如潮。颔联续写身世的繁华的暮年沧桑。颈联景语,到尾联“向晚风”似又喻无限希望也。全诗看句精炼,无边景色,所指不是特别清晰,二联有像无意,而且着处不明,全诗立意也欠统一。


21、季春吟(文/陈己白)

温升渐厚绿波风,雀闹沉思庭院桐。

本是斑斓观赏季,却因窘雨落英空。

虚窗岁月来春去,逝水年华立夏中。

仰雁北天长啸引,流星一瞬划苍穹。

拾雨:同样不是一首“和诗”。颔联有流水对的意味,“空”字可酌。颈联“虚窗岁月”“逝水年华”有合掌嫌疑。为了对“立夏中”,出句用了“来春去”,感觉别扭。前三联情绪比较平和,尾联突然高昂激烈了起来,似因铺垫不足过于戏剧化了。


22、谷雨观花偶感(文/李伦斌)

怀春细雨落蔫红,水闹山宁志不同。

鹦鹉弄乖情有误,鸳鸯戏语意无穷。

孤帆放远追霜影,野草新芳入梦中。

世事前缘谁料定,心存牵挂岂随风。

青鲫:首联开篇立言,本可起统领全篇之作用,但... 情有误、追霜影、乃至尾联甚是费解,感觉与首联表达之情感相去较远。


23、依韵 (文/习文)

今辰又是绿葱葱,嫩蕊青枝日渐蓬。

款款桃花争玉露,纷纷柳絮逐春风。

人间四月年华里,海内三江世味中。

卷袖挥毫书不尽,云霞一抹唱苍穹。

天脊野鹤:本诗作者通过“桃花、玉露、柳絮、春风”,描写春天的景物,通过“卷袖挥毫、云霞一抹”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但是好像没有注入自己的感情。这类作品,对“技”的要求较高,普通的描写,通用的词、字,很难产生动人的境界。另外,颈联是关键联,承担着转合、推高主题思想的任务。


24、且娱(文/ 李廷沙) 

一度清风一度凉,斜月高楼照古灯。

暗起轻香芳草寂,枯藤拾得晓寒惊。

山林常作神仙客,别梦原来以为踪。

昔日畅谈竹间语,今朝沽酒醉残生。

顺则堂主:“凉”属下平七阳,“灯”属十蒸,“惊”“生”属八庚,“踪”属上平二冬,五字分属四个韵部,此算何种文体,余陋不知,诗题曰“且娱”,然“娱”到这个地步,归入七律原唱和诗行列,却又不依韵,是否有点过了?抛开体裁,来看看作品。首句说景语看不出是何时节,说情语看不出有何情愫,于理又欠通,虽有无理而妙的说法,然和此句无相干。二句“古灯”何谓?是指灯笼吗?句法似也不通。三句倒是不错,对句错落,只是“晓寒惊”如何“拾得”?若谓“拾得”指大德倒是说得过去,但“枯藤”“拾得”应该都修行得“不惊”了吧?六句之“以为踪”又是什么句法,余也不得要领。尾联意通。总之作者本可以写好,至少可以写通顺,但偏要如此“娱”法,这不是一个诗作者应有的态度。


25、暮雨(文/兰台云梦)

晚来暮色按苍穹,三月轻枝绿意蓬。

雾海浮沉晴复晦,云山聚离雨而风。

高楼置酒邀闲话,暗扣残樽混霓虹。

不畏盛衰知有定,尘光芳草气相融。

海天一色:按?蓬?雾海?这些词个人认为应该好好斟酌一下,另外这首诗是一首感怀诗吧,与原唱意差得比较远,只能算限韵,称不上和诗了。诗题为“暮雨”,然而涉及到也不多,格律方面也有一些失误。然而作品的气象还是值得称道的,大开大合,诗题和立意调整后应该也是一首好诗。


26、暮春感怀(文/樵夫占)

轻寒薄暖伴和风,春色层层远眼瞳。

几处杜鹃啼不尽,一场柳絮落成空。

残花已铺痴情里,郁绿犹存散话中。

此刻嫣然如入梦,枕边幻境总朦朦。

拾雨:“和”的意味也淡,和原唱主题无关。颔联描摹暮春经典场景,感觉凄美。六分句“散话”一词恕我愚钝未能理解和“郁绿”二字的关系。


27、细数三春尽看花(文/胡铁辉)

半池烟水半池红,自有芬芳各不同。

岭上梨妃开正盛,墙头杏眼已望穷。

轻梳柳鬓青瑶上,移恋花王洛苑中。

醉是缤纷翩玉蝶,拈香偏爱嫁春风。

青鲫:全诗辞藻华丽,情感旖旎,遣词用句也颇为大胆,再结合题目,亦是给人以风流别致之感。


28、平顶寺(文/卢军斌)

如若花开各不同,何故春风一夜红。

空望白云泉煮煮,欲归故地客匆匆。

人生过半佛法近,世事茫然自要逢。

日日禅钟禅院里,时光不老老梧桐。

天脊野鹤:首联设反问自答,引人入境,当赞。颔联承接有度,但“泉煮煮”似有出处,但感觉运用不当。颈联“人生过半佛法近”,应该是指人到中年,自然于佛法有缘相近,读来有点生硬。格律方面存在问题,首、颈二联上句平仄有误,“佛法近”成三仄尾,“故、不”重复。


29、次韵和青卿 (文/紫藤)

青山横翠杜鹃红,辽水淮滨此亦同。

怜我一春诗骨瘦,劳君千里梦魂通。

平生师友心应在,老大情怀岁已空。

樽酒弦琴倶寂寞,何年共祝落花风。

顺则堂主:先更正一处错误,原玉作者非是青卿,应是青鲫老师。怎么都会看错?首句“青山横翠”貌似有点浪费,次句写两处既承首句又拓开一笔,直接引起下文怀人。颔联从人我两面写近况,颈联进一步,叹初心虽在,却年华空老,尾联点师友难聚,心情沉重。“落花风”乃沉痛语,蕴意无穷。通篇与原唱呼应,语言精准老到,诗意层层推进,深得和诗要旨。


30、故人入梦有记(文/南拳)

永夜群星照窗牖,故人谈笑在憨梦。

青丝仍是旧模样,娴静端庄剪水瞳。

忆昔温馨皆为乐,关怀热暖满心融。

此时物外多情趣,醒后依然回味充。

海天一色:这首是古风吗,韵也不对啊?里面用词有的拗口,有的又太浅俗,不过就内容来讲难得与原唱有一定的契合。


31、修闲岁晚(文/游茂星)

润物无声草木葱,春归时日退残红。

心随病骨眦皆裂,梦绕愁肠泪未终。

世事平生惊雨露,年华老去怕霜风。

修闲岁晚高龄备,留守家门做院翁。

拾雨: 从和诗的角度看,“和”的意味比较淡。首句主语是春雨么?二分句“时”“日”二字用一即可。二三联未能体现出“修闲”的意味。尾联“岁晚”即可,“高龄备”既意重,又不很通顺。“留守家门”和“做院翁”是一个意思。如果二三联能围绕“做院翁”的具体生活来展开,总体会更好也更合题。


32、人生似梦也随风(文/天脊野鹤)

从来柳绿伴桃红,每遇阴晴自不同。

日出隔江争旦暮,雨深一夜各西东。

芳魂早去知音少,清骨空留逆旅中。

草木枯荣天有定,人生似梦也随风。

青鲫:桃红柳绿,阴晴不同,朝于枝头争艳,夜雨落入泥泞,由此而得颈联感慨。颈联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此诗是在悼念友人的感觉)。全诗娓娓道来,情感细腻,只尾联略微落了俗套。


33、相思雨(文/风流帅)

醉了英雄醉桃红,美酒滴滴香欲浓。

伊人显然多憔悴,久别相思伴愁容。

闲来赋诗题入画,凝眸一笑藏入梦。

夜深人静枕泪睡,佳肴食之亦朦胧。

天脊野鹤:从命题看,作品对原唱之和有一定理解,全诗也在尽力描述相思之情,表达思念之意。遣词用字,颇为用心,有一定功底。可惜作者对格律诗的理解尚浅,不仅中二联对仗出错,平仄也多处出错。建议作者对格律诗理论多加学习,辅以使用检测软件,首先解决格律问题。


34、春色(文/绿竹青青)

年年柳碧伴花红,郊景怡人岁岁同。

淡酒清词诗有意,轻舟渔唱韵无穷。

佳朋共话浓阴里,爱侣偕游美画中。

尽赏春光山野丽,高歌一曲趁东风。

海天一色:整体不错,立意虽浅,但是清晰明确,章法上也合格。用词方面比较单调,多有重复,比如前面已经说“年年”了,后面“岁岁同”就显得有点儿凑了,“诗有意”“韵无穷”也差不多,颈联也是这样,词义的重叠造成了意象比较拘谨,没有拉开。另外再说一遍,这首诗算限韵,不是和诗。


35、客地梅花 (文/蓝天) 

春雷叫醒梦中翁,客处梅花客处风。

欲拟家书思妙句,情牵徙雁苦无功。

它乡久住容颜异,故里相逢语气同。

两地心诚何畏远,初衷亦在不言中。

拾雨:首句颇有新意,整体通顺,亦和原唱主题关联。题为客地梅花,内容似写客情和异地情感的混合体,情感和客地梅花这个物象的融合不是很明显,二三联未能继续展开情景交融的笔法,所以流于直白。


36、初春吟笔(文/谭绿松)

移情适意归溪外,借景留心化笛中。

柳径初寻迷净碧,桃蹊有约爱香红。

远芳今度供诗异,春事由来入画同。

却惜良辰问青帝,偏宜雅兴醉天公。

拾雨:一般而言,四句皆对仗不太推荐,杜甫《登高》因技法高超情感饱满而成千古名篇,虽四句皆偶并不显呆板滞重。首联以议论起句,位置不太合适,四联间的关系没处理好,整体章法未能做到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反为四句皆对仗的写法所累。


37、故人(文/罗明)

无边春色野花红,绿草青天暖暖风。

昨日曾经幽院戏,故人几度画楼中。

苍颜已是思年少,白发还来一老翁。

往事依稀常入梦,多情岁月太匆匆。

顺则堂主:起得不温不火,虽普通语,但可见作者见情致。中二联过去,现在对比,盖皆由春色起,惜太宽,目以律诗,当以尽力工对为要,否则就无意味了。尾联感慨自然而生。从诗意度,“故人”乃红颜乎?否则“画楼”“多情”云云就成无的之矢了。总体通顺,抒发点小情怀。出彩处几稀。


38、梦已随风(文/碧荷田田)

落花时节遍地红,梦醒时分人不同。

年年岁岁老态至,无限风光永无穷。

人生百年本过客,喜怒哀乐万象中。

赤橙黄绿皆入梦,恩怨情仇已随风。

海天一色:“年年岁岁老态至”不通吧?“无限”“无穷”不是一回事吗?这是一首以人生感怀我主题的诗吧,全诗看意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如果拿律诗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差得很多,而且俗语过多,缺雅美。


39、思友人(文/村夫)

春花过后小荷红,故友新人总不同。

年少不知身后事,老来方晓己前穷。

林泉走过匆匆客,脑海长留淡淡容。

明月有情托旧梦,即无苦雨也无风。

拾雨:“和”的意味很浓的一首作品。首句起兴得很美,用春花和夏荷的交替盛开来比喻故友新人的变化,挺好。三分句不错,四分句“己前穷”和思友人主题偏了,或者这三字的真实含义未表达明确。后二联流畅清晰,情感恬淡。


40、记故人入梦(文/许碧霞)

一江水势一江融,铁峡初开敢与同?

旧态难辞涛有序,新姿可掬意无穷。

不言悖逆东吴梦,且看迎时荆楚中。

郁积豪情十万丈,浪飞几滴起春风。

顺则堂主:此篇恕余愚钝,未明诗意,不敢妄言。


41、落花(文/飘逸)

高朋已去小山空,百里娇花竞落红。

曲径含香铺玉雪,幽泉荡影逐清风。

心归东帝情难了,魂向凡尘爱未终。

待到来年冬事尽,枝头绽放再相逢。


42、群约记故人入梦唱和(文/董峰)

壮心依旧印堂红,惟有精神大不同。

只为无知他炫富,但凡好学我何穷。

常将境界天涯外,也喜生存世俗中。

赋得新诗犹自乐,尚能酒矣笑临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唯有西风欺薄罗(文/紫藤) 香歇环沉可奈何,远山遥碧蹙双蛾。 沈郎腰革别应减,青女秋霜散亦多。 有恨欲抟侵户月...
    候苍生阅读 101评论 0 2
  • 1、山居偶怀(文/拾雨) 苍岭隐残霞,黄昏懒试茶。 烟川怀故旧,远梦瘦年华。 风雨三千路,荣枯一捧沙。 闲邀云入墨...
    候苍生阅读 135评论 0 2
  • 本期原唱:1、岁末感怀(文/天脊野鹤) 去日朱颜酒可酬,馀年素志拟何求。 舒怀偏爱千山雪,隐迹犹贪一叶舟。 茅舍三...
    候苍生阅读 158评论 1 6
  • 1、观史有感(文/拾雨) 闲来读史两三篇,几许繁华几许烟。 浅处鸿沟凋叶渡,湮时吴馆暮鸦眠。 沉浮不改江流去,圆缺...
    候苍生阅读 90评论 0 4
  • 1、晨昏看尽这般红(文/兔波) 青阳三月黄丝柳,正上枝头借暖风。 再点早樱山色里,数声新燕翠岚中。 花开花落无为有...
    候苍生阅读 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