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有诗云: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据传此诗可作两种解释,一则是说这些景点不过是徒有虚名,二则是说这些风景果然如传闻般美丽。而此次三清山两日游,给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后者所说的“果然如此”。
我们一行四人驱车前往三清山,到达之后,在山脚下租了两顶帐篷,背好行囊便开始登山了。 因为想要饱览三清胜景,所以一开始便选择不坐索道上山。
买票进入景区之后,一道长长的阶梯映入眼帘,这些台阶全部由青石板搭制而成,石阶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日光下射,透过林间树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层层石板高低不平,时而宽时而窄,上面还长了些许青苔,透出湿冷冷的阴气。此山比预想中的要略险一些,加之身上绑着装备,手上还拎着饮用水和吃食,所以前行得比较艰难。不过才走了十几分钟,便都开始气喘吁吁起来,而此时我身上的衣裳也早已被汗水浸湿了。
就在大家登山的兴致逐渐被这层层阶梯吞噬之时,我们遇上了一位来自河南的大哥。
他身形健硕,背着一个专业的登山包,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走着。我们上前与他搭话,闲谈间得知,原来这位大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背包客,每周都会去不同的地方旅行。而他此次登三清山,背着的是一个约摸四十斤重的包,着实令人敬佩。
我们带着这份敬佩,继续一路前行,步子虽缓且难,却也赶在了日落前到达了最佳露营地——三清宫。
此时日光消散,天色渐暗,山上气温逐降,山风乍起,一股寒意袭来,于是我们稍作洗漱便钻进了帐篷。躺在睡袋中,打开帐篷最外一层,眼前是满天繁星。夏日凉风透过薄薄纱帐缓缓吹来,将手覆上纱帐,一阵凉意拂过掌心。思绪渐渐飘向远方……使人昏昏欲睡。
次日早晨五点,朝阳已然升起,我们起身洗漱收帐篷,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我们沿着阳光海岸栈道,一路游览。朝阳停于远处山头上,天边的云霞泛着淡淡红光,立足于栏杆前,眺望远方群山,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忽听得山中一声长啸,顺眼望去,原来是一位大叔,看他轻松愉快的模样,仿佛这一啸令他吐尽心中郁结之气一般。
游遍此山,令人不住感慨,三清山真不愧有“小黄山”之称。这里有刚劲多姿的“巨蟒出山”;有憨态可掬的“猴王献宝”;有秀发披肩,温婉动人的“东方女神”;还有“老道拜月”、“三龙出海”、“葛洪献丹”等数不胜数的奇珍异石。更有“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青松,和“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杜鹃,以及其它种种不知名的自然植物。宛如一座宏伟的自然博物馆,令人大开眼界,流连忘返。
未到千般恨不消——三清山。幸好,我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