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是一本讲述行为经济学的大众科普级读物。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引用了大量的生动的案例和实验,以引入这个有别于建立在“理性人”假说基础上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作者的实验对象是所任职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友情商学院的本硕学生们,即常人眼中最富有聪明智慧和最理性的群体之一。测试结果展现的,种种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理性行为,有力的揭示了人们的主观设想与实际行动之间的时常矛盾的现象。
行为经济学,相较经典经济学而言,是一门还尚处在幼年期的新兴学科。它虽颠覆了过去我们熟知的传统理论:人是生而理性的,总会在实际情况下做出最优解。然而也已经越来越广为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特别是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行为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塞勒教授,更是无形中确认和巩固了这一门新兴学科的地位,并由此引发了一大波学习和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热潮。
1.行为经济学的打开姿势。
是一时的噱头?还是对人性更加深刻的思考?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入门书,这一套三册能给你一个很好的解答。我的一位拉比说过,能使人谦卑的学问都是好学问。想要理解和学习行为学,首先要肃清观念,摆正姿态。人类作为目前可证地球上智商最高的生命,已然习惯了把自己摆在生物链的最顶端。以自命不凡的姿态长期藐视芸芸众生,以及身边其他的人。我们自认为别人也许会犯错,但自己总是理智的;我们总是更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记忆,而自动“屏蔽”不想看不想听的真实;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看清各种套路,往往掉进其他坑里还在沾沾自喜。
然而若是带着包容,求真的心态,阅读的同时跟随作者的一项项实验就会发现,那个自以为选择多是好事,却越来越忙碌和焦虑的人太像自己;那个以为免费是占了便宜,却牺牲宝贵的时间精力的人也正是自己;我们以为涉及到金钱总该是谨慎理智的了吧?却一次又一次在股市的洪流中追涨杀跌。我们哪里是自己以为的智者,我们就像是一群只顾低头吃草的绵羊,不仅懵懂无知,还经常把自己和他人置于险地。千百年来科技在进步,而我们盲目自信,自欺欺人的本性却始终未曾改变。
人人都有一套精密智慧的理论,却总是懊悔自己从来无法真正做到。对此,我非常喜欢著名哈佛经济学家艾尔罗特的一句话:从理论上讲,理论和实践一致;但从实践上说,二者有天壤之别。真是精辟。
2. 测不准的人类
正如作者在书里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就像是局势里的棋子,对其中的多种力量缺乏全局和高纬度的认识”。我们受传统经济学的影响,以为自己的行为都是经过预测,估计,在权衡各种利弊之下做出的最优解。即使偶尔犯错,也能立即从已知的经验教训中学习并改善自己之后的行为。然而种种事实告诉我们,这一切不过是我们的美好愿望而已。
我们每次的行为和决定都在受着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当时情景下的情绪作用,我们以往太过于轻视它们的力量而过分的相信了自我。我们的认知来自视觉,听觉,以及记忆,而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变成了我们对外界的看法和影像,而不是真实世界本身。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为了保护我们,选择修改和隐藏了原始的真实记忆(想想有多少次你和朋友家人回忆过去共同经历的时候,大家想起来的细节多有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是有选择性的记忆和忘记)。而这些被善意的“篡改”了记忆,又继续的影响着我们今后的决定和行为。这正像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对事物测量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它的原始状态和轨迹。在测量的同时,测到的已经不是它的真实数据。
为什么人的眼界总是很短浅,很难长远考虑。我猜想可能是因为远古时代人的寿命比较短,而且天灾和野兽袭击等意外太多,所以养成了首先满足当下的习惯,(因为鲜有长期)。而且未来总是存在有不确定性的,眼前看到的,至少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我甚至还猜想,可能容易短视的人,基因中有一些我们尚未知晓的隐疾:导致被控制的更多的注重短期。
了解这些的确让人沮丧,那我们是不是就从此认命于自己的无能为力?
3.行为经济学的正确使用方式。
原书名为Predictably Irrational, 直译成:可预期的非理性。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实际行动中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明智,但我们的种种不理性行为是可观察可验证,并且可以提前预期的。知道自己容易冲动消费,那出门前选择带固定量的现金而不是可透支的信用卡吧;了解到商家惯用的价格锚点,看到“组合套餐”比“单品消费”还要便宜,就火速反应过来,这不过是利用了人们的“免费心理”:从买不买,变成了买哪个;知道人人皆有的攀比心理,把跑车换成更加便宜耐用的家庭车吧。
总之,学习一点行为经济学,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就会给自己的人生,以及买家卖家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战中,提供那么一点点抽离当下的“上帝视角”。理论不是为了炫耀,理论是为了认清自己,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书中还有大量的案例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想要了解这套学问的精髓,最好就是自己亲自去感受一下吧。
这套书里也有一些仍需要不断更新的地方。比如进一步想的话,如果非理性是可以预测,并且可以进行干预和引导的,那这样的行为不就又是理性的了?是不是又回归了经典经济学的理论呢?
理性和非理性这两种说法也许都不准确。我们应该创造出全新的理论,而不应该在原有的“理性人假说”上进行修改和增补。这个旧理论的出发点和模式可能就不完善。人总是在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和矛盾中,不断调整,取舍和分配的,这本身是一种很客观,很生物本能的行为。而理性与不理性的划分明显带有感情色彩,这与科学所提倡的客观求是也是不相符的。要知道科学从来都是要求我们抛弃主观感受,从事实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事物的。
但那究竟应该如何总结人的行为模式呢?我也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定义。思考是没有极限和终结的。我只知道,即使我们能够预测,并研究和设计各种“温和专治主义”的方法来制约自我,但在实际中仍然做不到预期与规划。也许这套理论至少能让我们更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学会在一次次的失望中重新振作,有动力继续探索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