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心流,心流,那么心流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来说,心流就是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且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的体验。
在《心流》这本书中,给我们列了8个构成心流体验的要素:
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也就是说这种体验它出现在有挑战但是我们有能力可以完成的事情当中。
其次,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我们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才能够体验到这种感觉。
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自己做这件事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在自己心里是有预期的。并且做完这件事之后立马就能得到反馈。
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在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这次的行动中的,而忘了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忧虑和障碍。
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
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
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
心流状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自成目标”,所谓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换一句话说,你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想做,你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而不是追求它能给你带来的结果。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能够提供自成目标环境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更快乐、坚强、活泼、满足的孩子,这一点让我耳目一新。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
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
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其实是有要求的,是有期望的。期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但也并不强迫。
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
我们要重视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兴趣和体验。
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自主性,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
相信孩子,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安全港湾,让孩子知道家庭是他坚强的后盾,他可以放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做他想做的事情,父母会支持他。
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给他安排难度适中的任务,让他能够在做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能力可以不断地精进。
看完这五个特点,相信大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知道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