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晚上如饥似渴地看完了这本书,我贪恋着文中父亲对女儿童真的保护;惊喜着童年原来可以这么有趣和神奇;惆怅于自己已二八年华,童年童趣已距我十分遥远。
看着文中女儿千奇百怪的问题,父亲耐心通俗地讲解,我的目光好像透过薄薄的纸张穿越千里,去到了他们身边,跟着他们来到了大大的园子,看着女儿捉迷藏,原来捉迷藏不止可以和同伴玩,还可以和太阳、月亮、小草、花朵玩捉迷藏。
在女儿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她可以为了死去的动物哭泣,可以给自己久不居住的房屋写信,可以和太阳公公聊天,可以为蚂蚁国王找家。这是现在的孩子多么缺乏的想象力啊!
现如今的小孩子少了乡村的野趣,少了对大自然的探索,孩子们都在干什么呢?在上补习班,在学钢琴,学跳舞,学书法,学英语,学奥数,不得不说这个时代越来越卷了。
在城市的生活中,许多孩子三岁就开始上幼稚园,小小的他们正是对这个世界好奇的时候;正是对万物充满疑问的时候;正是创造力、想象力迸发的时候;正是天马星空、奇思妙想的时候;可这时候的他们,却被要求乖乖的坐在教室,远离蓝天白云,远离青青香草,过早地开始了学习,书中像岸香那样的生活,城市里又有几位父亲能做到呢?
想起了自己儿时在乡村里的时光,村里缓缓流淌的小河,河中间的土桥上铺满了不知名的紫色小花,旁边菜园里勃勃生机的瓜果蔬菜,徐徐的微风。儿时的一幕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压力大的时候,即便做梦梦到也会觉得放松许多。
或许孩子都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问和好奇的,也或许不是很多父母都能像岸香的父亲那样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有耐心回答孩子千奇百怪、层出不穷的问题。但我们要知道,世界的万事万物有时候就是那么神奇,只不过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孩子的眼睛更干净,他们能注意到万物小小的变化,我们奔波于世间,被污染了的双眼不能和孩子产生共鸣,更多的是无奈吧!
借用朱学东先生的序来说,自然万物同样能够关照到我们人类的命运。也许,哪些陪伴小岸香的自然万物以及父亲的博学和慈爱,足以抵消她缺少同龄玩伴的寂寞,也能缓解她城市长大的孤独忧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