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教学反思

2018年11月22日,在昭通市2018年语文教研暨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上,我上的是统编版的二年级上册《敕勒歌》。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把字音读准,接着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让学生渐渐地读出诗歌的韵味。在熟读、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找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引导想象画面读。接着利用小篆、甲骨文的不同字体文本,反复地读,做到熟读成诵。最后通过引出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配乐,一遍一遍地朗读,读出意境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设计的是四大板块:读准字音,读出韵味,想象画面,读出意境美。我预设是40分钟上完,实际花了60分钟才完成了前三板块。在读准字音环节都花了20多分钟,勉强带着往下走。读出韵味部分可以是带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读。我觉得学生越来越提不起兴趣,完成第二板块时下课铃已经响了,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间紧张,秒间失落,可不能就此停下来,只好硬着头皮,秒迁善,最终因为要放学了,草草结束,深入了解写作背景,引导读出意境美部分未能精彩呈现。

一月内两次公开课都未能按预设时间完成,我思考如下:一、两次都是借班上课,没有试讲,真实反映当学生不会时,我是如何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这一点我有自信。我反而不喜欢整节课都顺顺利利的,老师一问就会的,那还用教吗?二、两次我都有布置预习的,但有可能像他们老师说的,他们大部分人是不做的,所以下次要在课前到班上指导预习。不过说到底,还是我的功力不够,导致不能运筹帷幄!可以说两节因为拖堂我耿耿于怀,而且课堂气氛沉闷。在时间把控和调动课堂气氛方面还得努力。在雯姐这样的博学的大师面前,我自愧弗如,她真的好学、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要做的只有不断不断地学习,成长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