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漫漫十几年的读书生涯里,做笔记一直是个不可或缺的成功之道。小学,初中,高中,学校里禁止使用手机,学生做笔记很正常,但是,上了大学后,我发现,很多同学依然保持着做笔记的好习惯。那么我疑惑的地方究竟在哪里?
其一,大学老师讲课速度超快,只求意会,不要求做笔记;其二,手机在大学校园里是允许佩带的,甚至可以说是必备的,既然可以用手机拍ppt,还做什么书面笔记呢?另外,有些老师后期会把ppt发给学生,这就使学生做笔记的行为更加百思不得其解了。
就我自己而言,刚开学就得买笔记本,这的确是常年保持的习惯使然,以备不时之需嘛。但是,真正到了课堂上,大家渐渐发现的确有些老师讲的慢,给你充分的时间记笔记。但大部分老师都是讲的极快的,而且,个别老师还极有个性,就好比我的法理学老师,开学第一堂课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你们听我课的时候,注意一点,及时拍PPT,我不会等你们,也不会把PPT拷给你们。原因?不想。”真是满地的玻璃心碎渣。认认真真把笔记做好真的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毅力,一般同学都会选择后期看PPT。
说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可能只是学生们做笔记习惯保持了很多年,一时半会改不过来吧。我开始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没有多管,只是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了。但最近看蚂蚁私塾蔡叔解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时候,蔡叔归纳了这样一个点:做笔记是为了摆脱大脑多线程工作时带来的在单项任务上难以专注的困局。即动笔的时候,你思考的内容往往比最初想象的多,那是因为当你记下一个观点的时候,这个观点就不占用你的工作记忆内存了。人们看到一个结论的时候,其实是会不由自主地套入自己实际生活的,就好比这个结论,我可以联系到我自己做笔记和不做笔记听课的专注度就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做笔记时,我会听老师在讲什么,而不做笔记时,如果老师讲的深奥一点或者无趣一点,我就会开启自己的脑洞世界,夸张点,可能还会打瞌睡。换句话说,做笔记实际上是在逼着我去听课,手上动作不停,脑子就空出来了,能被老师说的知识点填充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