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三盗
今天,“做自己”大行其道。
驻足自问:做的是你自己还是别人期待的自己?
不善说教,也无此能力,仅从笔者的过往经历说上三四。
1.
研究生期间,所里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有关科研创新和学习规划的感想,1000字以上,题材不限。
试想一个场景:一群读了近20年书且心智健全的硕士博士生要求写一篇老掉牙的命题作文,没有比这个更无聊的了,可大伙还是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好些人的遣词造句颇有讲究,排比句一浪高过一浪,真叫人热血澎湃,心生向往。对我而言,实在提不起半点兴趣,但与学分挂钩又不得不写。既然如此,老实巴交地把大实话一并吐了出来,并取了个文艺的标题:四处飘摇。在那篇文章里痛陈科研的无趣,大谈特谈个人理想(跟科研无关),畅快过后,紧随而来的是研究生处的谈话、导师谈话,他们小心翼翼、旁敲侧击、生怕有所闪失,除了疏导还是疏导。
那一刻,集万千恩宠于一身,学生时代最扬眉吐气的事情莫过于如此。
这只是一个学生时代的小插曲,谈不上风光,不过是在那个情境下说出点实话,将真实的自己和盘托出罢了。当然,大部分学生在老板(研究生对导师的简称)面前百依百顺,背后却怨声载道,历数科研的黑暗与不公,他们不喜欢却要苦苦支撑,压抑所有的情绪,甚至与老板冷战,但迫于毕业的压力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每天不止于纠结,更是糟蹋时光。
自己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无兴趣,也不想去成为一个科学家,更不想活的太累太虚伪,当初只有一种心态:不管该不该说,反正图个痛快,大不了退学。当然,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愿意尊重你想法的导师,他看完文章后竟然鼓励我去做某晚报的专栏作者,出于鼓励还是场面话不得而知,不过后来我还真把这篇文章发表在国内某文学刊物上,顺便拿了点稿费。
话说回来,在科研院所就应该追求科学的真理,做所属领域的专家,为某个学科和国家出点力。但不是每个人有能力或愿意成为科学家,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身处校园,生活照旧,学习如常,改变不见得因你而改变,不要一味地强调做自己,首先做好学生的身份。虽然个人想法多多,一年半不在校,但我深知自己的第一身份还是学生,专业上需要过得去,幸好如期发表期刊论文,也莫名其妙地获得过三好学生,最终顺利毕业。
做自己,要深知你是在哪里做自己。
2.
走出校园,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教育机构做市场。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性格内向(别人都这么说),卫星遥感专业的研究生去一个教育机构做市场,本身就搞笑和不靠谱,但比这还搞笑的是这家号称中国第一教育品牌的市场演讲和PPT土的掉渣。
我无意诋毁我工作过的地方,要不跟侮辱自己没两样。
在这家公司,演讲重要到关乎职业的生死,不少新进的员工都要站在大工区的桌子上大声演讲,这个场面未曾见过,倒在厕所见过面对镜子练习演讲的可怜同事。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公司做的并不好,至少校园里的招生演讲是不合格的:丑陋的PPT,东拼西凑的内容,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理,真的不知道台下就坐的学生是怎么挺过去的。
但特别讨厌的是,这个公司讲究“标准化”,就是所有员工要做一模一样的事情,不能有偏差,从生意的规模化发展来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商业创新,这一点是公司学习老外学的最好的地方。但从人的角度而言,面向台下十八九岁的年轻学生,还把“标准化”简单地套在演讲这件事情上,已经不是有趣与否的问题,简直是挑战忍耐的极限,确实见过好多昏昏欲睡的场面。
在演讲上,我一点也不喜欢公司的做法,甚至是讨厌。也不管什么标不标准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台下的学生高兴,分享给他们最好最新的东西。当然,也抱着一个心态:如果业绩不好,大不了走人,反正玩高兴了。当想明白这个事情以后,放松了很多,擅自主张地将所有内容全部推翻,重新设计和组织,富有设计感的PPT,清一色的国外讯息与视频,以一个毕业学长的身份进入他们的语境,跟他们一起讨论、交流、吃饭、交朋友,学生真的很喜欢。
面对学生,我不想去端着装着,我需要做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情感的人。而这比我的职业更重要,甚至更有成就感,这是收入和职位所无法带来的东西。当然,这对于职业发展有很大的风险,在一个成熟的企业,去挑战固有的模式,当无法带来直接结果的时候,职业也只能是踏步踏了。
当然,我不是那么地CARE,本来就不善混职场,何必要成为别人期待的高管和高薪呢,在保证一份工作养活家庭的基础上,把身上的优势转化成其他领域的经济价值,实现人生的弯道超车。
做自己,要有做自己的能力。
3.
闲暇时间,写写东西,偶尔也发在微信和某些写作平台,但大部分放在某个无人问津的角落,毕竟写作是个小众行为。
之所以写作,只是希望给人生增加点意义,再说的冠冕堂皇些,老了有炫耀的资本。当然,我希望自己所写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喜欢,哪怕是一个点赞都在乎,也庆幸得到过不少人的打赏。
微信和简书是写作者分享作品的好平台,但也是最容易被误导和引入歧途的平台。
单纯个人文章而言,最受欢迎的是那几篇带有标题党嫌疑的文章:《PPT,从小白到大神仅一纸窗户的距离》、《我如何将知识兑换成了美元》、《一年一百本书,到底读到了什么》,显而易见这些东西符合这个众媒时代的特点,具备了基本的话题属性,但说实话这几篇就是快餐,而且可能会误导人,因为太多的人渴望去获得而忘了去付出相应的努力,只顾喝鸡汤而忘了养鸡。对一个写作者而言,更希望的是别人多看他(她)真正用心构思过的作品,而这些是对他(她)文字能力最大的褒奖。个人在两个平台试验过的结果非常有意思,除了《写给至亲和被重演的岁月》之外,其余的就不那么受欢迎,甚至是无人问津,其中一篇《用一个甲子的静默雕印抛洒的日子》是个人至今写得最好的文章,至少两年之内很难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文章受欢迎有否,不应以自我感觉做评价,应全部交给读者,反馈来的坏结果无非两个原因,要不写了他们不喜欢看的,要不写的能力太差。
而写作就会在这样的时刻迷失,容易去写人们喜闻乐见的文章获取高阅读量,进而去做变现的事情。我是市场和品牌出身,不谦虚地讲,做标题党、写勾引摘要、搭视觉结构、写情怀文都能够去驾驭,曾凭借一条微博,0成本获取超过5000次转发评论并新增2000多粉丝。而这些虚幻的成功将会一步步地将自己带入泥沟,全部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点赞数、阅读量和留言,然后不断地去迎合。如果是商业行为,另当别论,但对于个人,就是写作的毒药。
我已不那么在意文章是否受欢迎,也不向刊物去投稿发表,只希望用喜欢的节奏和文字去输出想法,还原文字的纯粹。而出书、做自媒体、商业变现那是别人的期待,既不会也不擅长,不去为别人的期待而迷失自己。
做自己,要始终清楚你是谁。
题图来自:siobhan Dolezal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