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请不要再拿爱情脱罪

早就对这部东野圭吾的大作有所耳闻,而对我很重要的一个人也强烈希望我看这本书
他对这本书的描述是“深到恐怖的爱情”。

从前一直对日本文学十分厌恶,就像是讨厌日本电影中的那份拖沓与阴暗,同样反感的是日本书中的那些刻意而为的隐晦下作的成分——性交易,强奸,谋杀,恋童癖……日本文学从不避讳这样的内容,相反好像炫耀似的把他们当作自己标志性的特点,好像一本书中没有这样的内容就登不上日本高雅的文学殿堂似的。是的我一直很反感,这样的笔触在我看来莫过于吸引眼球的下三滥手段。

看完这本作品依然如此。尽管推荐者曾经呕心沥血的说道,那样的爱情真的让人震撼啊,可怜的两个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可以在太阳下手牵手。

可怜?可笑!

一切源于十九年前的那场杀人案,从此亮的人生档案中多了这样一条抹不去的条目:凶手
而雪穗呢?从记事起大概就不可避免的背负了被性侵者的屈辱回忆。

这一切本可以过去,如果他们已经联手不动声色的杀死了让他们的生命中布满黑暗的人,一切就可以这样结束了,至此,他们完全可以做到所谓“在阳光下手牵手”,世恒也不会因为后来发生的种种怀疑到这两个孩子的身上。

可是他们骨子里的贪婪将他们推入无尽的深渊。一个贪婪着金钱,一个追求着虚无的荣耀。如果他们的童年可以称之为不幸,那么之后的种种可以怪罪为自己的不争。

何必给这样的贪婪盖上“爱情”的帽子?以为这样就可以使他们两人变得更加高尚了吗,就可以使这本书显得更加厚重了吗?

抱歉我只从中看到了人性的极端丑恶。

细数他们伤害过的无辜的人吧,几乎全是亮司为塑造雪穗完美女孩的形象伤害的无辜的人.当然雪穗也为亮司牺牲过 从她的两任丈夫身上获取公司的机密,让亮司获取暴利。

但是这样狼狈为奸的苟且行为怎可以因为其徒有虚表的爱情外形就被世人所忽略呢?

读者哭诉着,为两个人捏一把汗,甚至希望警察不要再追查下去,放两个人一条生路。
可是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死亡,童年的阴影不能为他们的后来的贪婪脱罪,难道因为一个人遭受过不幸,他们就要疯狂的颞取其他人获得幸福的权利,然后将不幸的经历再一次转嫁到别人的身上吗?

难道所有人都要为他们缺陷的人格买单,只因为这悲情的经历?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们看。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这撕碎美好的人,绝不是那个一直没有放弃追踪的警察,而是两个人本身。或许唯一值得悲悯的是童年的经历给了他们过大的胆量,以为自己有足够缜密的思维对抗警方,从此便为所欲为。这或许才是悲剧真正的内在因素,而后来发生的所有都不是外力强迫下的必要反抗,而是内心侥幸的主动出击——想要掌控这个世界的野心,以为一切都可以玩弄于鼓掌。“我受够了罪恶,从今天起我要将他从我身边彻底铲除,送回到卑劣的世人身边。”这大概就是他们的心声!

也难怪,被最亲的亲人背叛,伤害,对他们儿时幼小的心灵造成的打击可想而知。所以他们的心灵发生了巨大的扭曲,一手造就了一连串悲剧 。

写到这里似乎落到了心理学中的童年对一个人心理产生的巨大影响上来了,的确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才应该是本部作品的核心,而不是什么深到恐怖的爱情。

我理解人们总喜欢把一切悲剧与爱情联系到一起,因为爱情从来都是毫无缘由的,所以其带来的后果也可以谅解。

但请千万停止这样的思维吧(好像有点日本人说话的口气了) 不是所有肮脏的罪恶的东西都可以拿爱情脱罪 尽管左小祖咒有首歌叫爱情的枪 我们也姑且可以理解爱情为一把无形的枪 但是请看准了再对号入罪——在这部作品中,爱情只是徒有其表,他们这是一种畸形的共生,如果把两个人的身份设定为兄妹剧情也毫不为过。

所以,提到白夜行,请收起那即将掉落的泪水和心如刀割的心痛吧——其实和爱情没什么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年的第一天去了南皇古道 山路很长 很长 快家人一步 到山腰时路途中 少了喧闹声 再往上走 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 就...
    果儿儿冻阅读 2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