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自己一点自信也没有,当父母的该怎么引导教育?
孩子对自己一点自信也没有,当父母的该怎么引导教育?
最近有很多妈妈找我聊天,说自己的孩子学习不是很拔尖,导致没有自信心,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其实作为一个母亲真的非常伟大。
所有的母亲都在学习的路上,没有哪个母亲可以理直气壮的称自己是育儿专家,但是我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好,希望在我们身上没有实现的愿望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按照我们心理的样子要求孩子,这是大众的问题,我相信这是很多家庭都面临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非常重,一般0---3岁的孩子从出生到成长都是有信心的,为什么长大以后没有信心呢?
小孩本身是很独特的,小时候的孩子,不管有什么礼物或者她喜欢的玩具她都会去争取,或者想去拥有,孩子是天生非常有自信的,为什么她没有自信呢?这是和父母的引导有直接的关系。让孩子有自信的最好的一个方法来自两个字,不断的去鼓励和引导。
怎么样去引导和沟通。
这个是需要父母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跟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做他的榜样,做他的朋友,还要做好他人生的导师。
很多时候,父母把关注点过多的放在孩子身上,认为教育孩子要靠引导和塑造,按照一个既定的理想模型来培养完美小孩。这从本质上来说,是既错误又可怕的一件事。
一个生命的成长,是要靠内驱力,而不能靠外力压迫。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为他的成长营造好的成长氛围和环境,是父母首先应该做到的。很多事情不是自信能解决的。面对困难的任务,谦逊踏实也许比盲目自信更靠谱,父母应该尊重孩子本身的态度。
所以,父母本身应该成为好的示范。如果身处竞争环境,自己本身就焦虑不安,不能够心平气和。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是不能要求孩子来做的。他并不是天赋异禀骨骼惊奇的神童,他有来自于基因和各方面的限制。
父母养育孩子,应该做好无条件的接纳和用心的陪伴。高质量的陪伴,质重于量,信任和接纳是关键。克制住自己的担心和焦虑,不提过高的要求,相信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也可以把事情完成的很好。如果孩子感受到不被信任,既不能发展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发展自信,只会变得自卑、固执、没有分寸。若希望孩子自信,就和他一起面对真实的生活,面对真实的自己。
自信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中,往往更容易取得大家的喜欢。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拥有一颗强大的自信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表现却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
那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通常都具有哪些特征呢?
1、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
2、不喜欢主动回答问题
3、喜欢坐在角落里,或者人少的地方
4、有一些胆小
5、害怕被拒绝
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是非常多的,父母经常批评打击孩子,父母经常数落孩子,父母总是说自己孩子的不好,父母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孩子很努力的考了一个好成绩,父母反而责怪孩子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等等,父母的这些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
那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1、多去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
有实验证明孩子的自信是建立父母5000次以上的鼓励基础之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鼓励,赞美和鼓励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家长在发现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时给予孩子鼓励。
2、无条件的接纳孩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平时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选择去哪里玩,给孩子选择的范围,让孩子做出选择,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慢慢的培养起来。
3、学会尊重孩子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是一种教养。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有了自尊,然后才有自信。